这种现象代表不了一个时代的精神主流
2021-07-22 09:51    来源:辽宁日报    点击:

 

 编者按: 一段时间以来,网络上不断涌现出各类“文学流派”和相关研习小组,什么“凡尔赛文学”“卑微文学”“躺平文学”“咯噔文学”等,引发网友狂欢式模仿,话题量动辄上亿。如何看待这种文化现象?应该如何引导这种文化现象良性发展?听听评论家们怎么说。

  网络流行语书写互动 也要创造积极的社会价值

  张守志

  网络文化的开放性和参与性,催生出“网生代”具有“狂欢”特质的语言表达和交往互动方式。从层出不穷的网络热词和流行语,到网络语言书写形式,网络流行语的书写互动虽然不断发生样式和形式的变化,但究其产生和传播的原因,依然是源自于网络大众的表达需求和交际需求。

  由此可见,“凡尔赛文学”“疼痛文学”“卑微文学”等网络书写互动的新变化,之所以能够一再掀起短暂热潮,恰恰是因为它不仅让受众参与感十足,而且可以通过个性化的表达泄导情绪。其娱乐性、趣味性、解构性满足了受众的游戏心理、夸张心态和在线互动需要。而将其冠之以“XX文学”的名义,足以证明网络流行语的书写互动,已经在传播过程中形成了“趣味共同体”——有着相似经验、喜好、情绪的受众,可以通过娱乐式、模仿式书写迅速在网络上建立起文字符号的狂欢广场。

  但值得注意的是,情绪化、娱乐化、碎片化的网络流行语书写互动,已经开始显现出负面作用。比如:文字语言符号的降级和贬值,社交网络文化的低幼化倾向,网络传播价值取向的庸俗化等。就像“凡尔赛文学”流行之时,夸饰浮泛的语言表达,标新立异的组词造句,虽带有自嘲和反讽之意,但并未输出正确的、严肃的价值观念,让人看过笑过之后迅速遗忘。即便网络流行语所引起的爆发式互动,在某种程度上能够反映当时的社会心理和大众情绪,但仍然要对其加以正向的规范和引导,使之真正创造出积极的社会意义和价值。

  这种现象代表不了一个时代的精神主流

  刘恩波

  网络刷新时代,人们热衷于制造焦点、火爆或者狂欢一类的精神戏码和话语游戏,于是“凡尔赛文学”“丫头文学”“躺平文学”“咯噔文学”……纷纷破界出圈,你方唱罢我登场,呈现出引发受众群体盲目接受与欣赏的追捧热潮。

  “凡尔赛文学”玩的梗是以“低调的方式进行炫耀”的话语模式,用先抑后扬、明贬暗褒的方式呈现出自我的优越感,譬如“那么多年我一直过得不接地气,没有去过菜市场,没有下过一次厨,五谷向来都是不分的,逛超市已是我的底线”,此类话语操作被称为“凡学体”,带有一点儿矫饰的气息,文案作者有一定的优越感,但不是高高在上的,而是在貌似谦卑自抑的口吻里埋藏着高人一等的心理本相。

  “丫头文学”是指一些男人玩的一种自我陶醉的情感游戏,最典型的话语套路是,“丫头,别装了,眼神是骗不了人的”之类,——明明人家不在意你,却偏偏以此等精神胜利的方式套牢对方的感觉,从而构成了心理上的优势感。

  “躺平文学”根源在于“躺平”,已然上升到了为人处世的态度这样的核心环节。这种生命意识跟看开、放下、不参与、不介入等哲学意味挂钩,从而有了障眼法和护身符。

  至于“咯噔文学”就是粉丝自带流量的意气用事或者心愿满足的宣泄,登不上什么大雅之堂。

  凡此种种,“xx文学”引发的网络狂欢,代表不了一个时代的精神主流和主潮,就是娱乐和消费一下狂欢者的剩余精力。随着时间的推移,或许又有新的文学话题和话语模式,刺激满足着受众更新换代的渴望和兴趣。面对这些现象,需各方加强引导,找到更有价值的方向。

 

更多精彩内容,请点击进入文化产业频道>>>>>

(责任编辑: 成琪 )

相关热词搜索:这种化合物帮助我们成为最聪明的动物 博鳌产业发展与乡村振兴论坛河南代表处正式成 扎根乡土 心系群众 ——四位优秀党员代表讲 公务员考试限制年龄 代表建议引发“35岁现象

上一篇:国家文物局就加强汛期文物安全工作发出紧急通知
下一篇:正视主播低龄化问题刻不容缓

友情链接: 新华网 中央纪委监察部 央视网 中国政府网 半月谈 中国经济网 凤凰网 法制日报 人民网 中国网 中青网 光明网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