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简:开启古史研究新境界
2020-12-03 09:20    来源:光明日报    点击:

 

 自2008年以来,清华大学入藏的一批战国竹简被陆续整理出版,已发行十辑。与过去发现的战国竹简相比,其显著特点是多为经史类文献。其中有的篇章至今还保留在《尚书》《逸周书》中,有的散佚两千年后横空出世,有的长期蛰居地下而不为人知。清华简涉及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内容,为中国古代文明探索提供了不可多得的出土文献资料,开启了古史研究的新境界。

  去伪存真 考而后信

  孟子曾说:“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告诫人们对传世文献要善于鉴别真伪,不可盲从。《汉书·艺文志》所提到的《文子》《伊尹说》《力牧》《风后》等书,班固即以“依托”言之。这种托名古人立说的风气,在战国秦汉时期颇为盛行,其后仍有所见。最有名的是东晋梅赜献于朝廷的伪《古文尚书》,在唐代还被作为官方认可的经学读本,堂而皇之流传千年。历经宋元明清学者的不懈努力,才得以揭穿其中晚书二十五篇作为伪书的真面目。

  一段时间以来,有的论者从地下出土的简帛佚籍得到启示,于是援此例彼,大胆为梅本古文《尚书》翻案,主张当作可信的史料来使用。所作相关研究论证疏阔,却不惜臧否前贤,一时相演成风。直至清华简中发现与梅本相异的真古文《尚书》,局面始得改观。

  清华简《尹诰》《说命》即是战国时期流传于世的古文《尚书》,与梅本所见全然不同。《尹诰》又称《咸有一德》,它本是《尚书》中的一篇,秦火之后一度失传,西汉中期重出孔壁,为逸《书》十六篇之一,至西晋永嘉之乱再度散佚。从《书序》《殷本纪》所列《咸有一德》次第看,本篇为伊尹诰汤之文,与清华简《尹诰》的内容若合符契,构成二者同为一篇文献的二重证据,说明今传孔传本《尚书》以《咸有一德》为伊尹诰太甲之书必为伪作。而清华简《说命》即先秦文献多次引用过的古本《说命》,与今本《说命》从形式到内容都存在着本质差异。由此人们看到先秦时期古文《尚书》的原貌,使前人关于伪《古文尚书》的意见得到确凿证明。这是出土文献在古书辨伪上取得的重大成果。

  鉴别古书真伪,评估史料价值,是古史研究的先决条件。清华简作为战国中期即已流传的出土文献,同样需要进行可信性研究。出土文献要真正成为研究上古文明的珍贵史料,由表及里、去伪存真、考而后信的探索过程是必不可少的。如清华简《耆夜》《保训》形式上为历史叙事,实际并不具有史书性质。不少人把它们视为王室档案一类的西周文献,以前者为记录武王戡黎之文,后者为周文王遗言,应该是有问题的。细加考析可知,《耆夜》并非史官的即时记录,亦非由王室档案整理出的作品,而是战国时期楚地士人虚拟的一篇诗教之文。《保训》的情况与《耆夜》相类,也是战国前期假借文王名义的托古言事之作。运用它们探索战国时期思想文化的生长机理是有价值的,但要用于研究虞夏商周历史则未必适宜。

  集萃征史 别有进境

  上古史研究可资利用的第一手材料是非常稀缺的。商周以前自不必说,即使发现了商周时期的大量甲骨金文,也因内容单一难以适应重建古史的需要。至于《尚书》《诗经》作为中国最早的历史文献,其中第一手史料也是凤毛麟角。非常幸运的是,清华简的发现充实了这方面的资料,有利于推动上古史研究的深入。如《厚父》《皇门》《祭公》《芮良夫毖》诸篇,其著作年代与所记史事年代基本同步,或源自西周王室档案,或为时人所撰,具有极高的史料价值。尽管它们在流传过程中,不免发生文字讹误,或有后世加工,但大体保持了初始成篇的面貌。据以集萃征史,别有进境。

  清华简《祭公》《皇门》见存于今本《逸周书》中,但《逸周书》错讹甚多,已非原貌。如简本记载祭公身染沉疴,穆王前往探视,躬身问政。当朝三公毕[~符号~]、井利、毛班亦被召见,聆受诫勉。“毕[~符号~]、井利、毛班”本为三公人名,传世本却误作“毕桓于黎民般”,致使后世训释离题万里,真义难明。循此考察可知,三公非指太师、太傅、太保,或司徒、司马、司空,乃朝中执政大臣的通称,且不以三人为限,主要由卿士寮、太史寮有关部门的主官组成,或三四人,或五六人,通常有一人为首席执政大臣,总揽百揆。在王权羽翼下的三公合议制行使中央政府职能,具有一定程度的民主执政色彩和优化行政决策的进步作用。又如,清华简《皇门》是一篇以西周原始档案为蓝本,在春秋时期略有加工润色的历史文献。简文所见西周门朝制度不是传统上认为的三朝五门,而是三朝三门。

  清华简中的《厚父》《芮良夫毖》是两篇不曾传世的西周文献。《厚父》所记周武王与厚父君臣间的对话,不仅代表了周人对国家起源的认知,也反映了中国早期民本思想的萌动。过去不少学者认为民本思想是战国时期才有的政治理念,然《厚父》提出“民心惟本”,表明这种思想以及概念早在西周初年即已产生,适与《尚书》周初诸诰明德重民思想相印合。《芮良夫毖》是一篇讥刺时政的政治诗,反映了西周晚期的政治危机和厉王革典的实质,表明周厉王的所作所为已严重突破了国家伦理的基本底线,是一个不折不扣的暴虐之君,而不是一位需要恢复名誉的有作为的改革家。

  稽古钩沉 拨云见日

  由于上古史研究第一手材料的匮乏,致使晚出几百年甚至上千年的二手材料也常常被广泛利用。此类文献的制作年代与其纪事年代存在巨大的时间差,基本上是后人写作的东西。其形成过程相当复杂,至少有三种可能性,一是依照旧文整理成篇,二是根据传说敷衍成章,三是编织情节杜撰成文。多数情况是真赝杂糅,神话与传说并存,传说与史实交织,极难分辨与取舍。因此,需要通过利用多学科研究手段,严密审查材料,发掘史实素地,稽古钩沉,求真致用,以期拨云见日,文明重光。

  清华简中也有此类晚出文献,深入研究可以突破旧的知识盲区,形成新的历史认知。如清华简《尹至》《尹诰》等篇是有关商汤名相伊尹的记述,它们未必都是商代文字,但对考索伊尹有关史迹不失为重要资料。研究发现,伊尹并非姒姓的有莘氏人,亦非庖人出身的媵奴,而是因遭洪灾投靠有莘氏的子姓伊氏之长。他促成了殷氏、莘氏、伊氏战略同盟的建立,为灭夏兴殷大业作出了杰出贡献。清华简《程寤》叙述太姒做梦、文王占梦、太子发受诫等内容,当是数百年后战国时期的作品。篇中涉及所谓文王受命,既非受殷王嗣立之命,亦非受封西伯之命,而是受皇天上帝之命以取代殷人对天下的统治。文王受命、称王、改元三位一体,奏响了东进伐商的序曲。

  清华简《金縢》系近年出土的重要经学文献之一。与今本《尚书·金縢》相较,不仅内容大致相合,而且有些异文对解决有关历史问题提供了新的线索。《金縢》大体作于春秋中世,然非伪书,所载武王在位三年、周公居东即东征的史实真实可信。清华简《楚居》是战国中期楚人自己撰作的一篇重要文献。篇中记述楚先、楚君的居邑及其迁徙,远较传世文献为详。就其所述战国时期楚人居邑状况来说,《楚居》不失为当时人的作品,但涉及楚人的族源地问题,它实际上也成了传说资料。结合多重文献详加考察,可以发现楚人源起中原,待周初熊绎之时,南迁丹水之阳,立国江汉,终成真正代表芈姓楚族的南方大国。

  清华简是一次惊人发现,资料尚在陆续整理公布之中。它是一座富矿,值得学者付出艰辛,深入开掘,以推进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作者:杜勇,系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清华简与古史寻证”负责人、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多卷本《西周史》”首席专家、天津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 

 

更多精彩内容,请点击进入文化产业频道>>>>>

(责任编辑: 郭博文 )

相关热词搜索:清华大学软件学院院长王建民:培养开源思维, “智能人工+人工智能”开启数据应用新范式 数智化”物流提速 开启行业新蓝海 我是华智冰,虚拟学生,现在清华“学习”

上一篇:知名网络作家创作研讨班举行
下一篇:以知识产权全链条保护促进高质量发展

友情链接: 新华网 中央纪委监察部 央视网 中国政府网 半月谈 中国经济网 凤凰网 法制日报 人民网 中国网 中青网 光明网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