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北京11月28日讯 11月27日,“2019北京·中国文物国际博览会”(以下简称文物博览会)在全国农业展览馆3号馆拉开帷幕。博览会聚焦“文物、收藏与生活”,70余户国内外参展商亮宝。
自北京、上海、厦门、深圳、中国台湾、中国香港以及芬兰、巴基斯坦、印度等地区和国家共计70余户古玩经销商、拍卖公司、博物馆、国有文物商店和艺术品机构参展,参展品类包括家具、瓷器、玉器、佛造像、古董珠宝类。
2019北京·中国文物国际博览会现场 中国经济网记者成琪/摄
开幕式上,由北京古玩城有限公司与北京古玩文物艺术协会共同评选的北京古玩城专业艺术馆举行了授牌仪式,授予雅俗艺术苑、古董钟表和九华茶会三家机构,作为首批织绣、钟表和书画艺术馆并颁发证书,同时博览会期间进行精品联展。
值得一提的是,来自雅俗艺术苑的织绣艺术馆,携带了一件清咸丰时期的棕色缎绣彩云金龙纹龙袍到现场,此袍圆领,大襟右衽,马蹄袖,裾左右开。以棕色缎为地,再以盘金线绣云龙纹。前胸后背及两肩绣正龙各一,下襟行龙四,里襟行龙一,两袖端正龙各一,领边正龙二、行龙三。龙身周围绣以流云及蝙蝠,云纹之间且绣以宝盖、宝瓶、宝伞、海螺、盘长等八宝,下摆饰海水江崖和八宝立水。缀石青缎绣云龙杂宝领,袍身蓝色衬里,缀铜鎏金扣5枚。从色用棕色五爪及装饰、开裾等情况,此袍或为皇亲国戚所用。
一场北京中轴线文化传承创意影像展在展厅揭秘。北京理工大学设计与艺术学院结合自身多年在北京中轴线遗产保护和传承领域的丰厚积累,带来了60余件中轴作品。北京中轴线历史影像作品与创意影像作品、实体与数字影像相呼应,展现出壮美的中轴风采。
中国经济网记者看到,作为经典保留项目,在大观堂盆景园区有千余株盆景盛放,其中树龄百余年以上的珍贵盆景达到三百余株。这些盆景疏密相间、枯荣并存,堪称“活的文物”。
2019北京·中国文物国际博览会现场 中国经济网记者成琪/摄
在“一带一路”展区着重展现南亚、非洲及东欧等重点区域各具特色的古董及艺术品,来自南亚印巴地区的传统木器,来自泰克斯拉古城的石雕工艺品,来自非洲的皮雕、木雕等逐一亮相。来自西非加纳的年轻小伙Shalom是一个手艺非常上乘的木工和皮匠,他十分的关注文物博览会的信息,希望有机会能再次参展。这次是他在时隔两年之后重返文物博览会,不仅带来了更多的精美皮雕皮艺作品,还带来了他在西非的亲朋乡亲们所制作的精美非洲木雕。
此外,在非物质文化遗产手作联展区,包含那氏旗袍传统制作技艺、张敬轲鹿角椅制作技艺、李永利核雕技艺、宋氏章牌浮雕技艺、董义根雕造型技艺、针灸(刘氏刺熨疗法)、竹编(梁平竹帘)、蜀绣、垫江角雕技艺、黄杨木雕刻工艺、濯水石鸡砣土陶制作技艺等在内的11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在会场秀技。
2019北京·中国文物国际博览会现场 中国经济网记者成琪/摄
据中国经济网记者了解,今年,北京古玩城有限公司还联手北京古玩城国际拍卖有限公司,将于11月30日举办第二届惠民拍卖会。245件拍品将轮番举锤,大部分拍品均为超低价起拍,还有部分拍品为无底价起拍。
博览会从11月28日至12月1日,对公众免费开放,期间还将举办免费惠民讲座、免费鉴定等系列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