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大院团九部大戏看京演“匠心”
2018-04-26 09:43    来源:北京日报    点击:

 
原标题:九大院团九部大戏看京演“匠心”

  北大中文系硕士杨梦媛与北京民族乐团二胡首席于海音共同表演。

  

  北京演艺集团集结旗下九大院团共同推出的“梦想成真”五月演出季,可以说是北京的知名文化品牌,也是戏迷、乐迷一年一度的过瘾时刻。以“匠心”为主题的第五届“梦想成真”五月演出季展演即将再度启动,在4月27日至6月6日一个多月的时间里,九大院团将带来九部大戏,展现京演旗下各院团艺术家的一片匠心。

  台前 九部大戏七部新创

  一个城市文化艺术的活力,正是来自于它的原创能力。京演集团旗下各院团一直非常重视原创作品的打造,每年的五月演出季也都是原创作品的大擂台。今年的九部原创大戏中,七部都是新创剧目,既有杂技、儿童剧、曲艺,也有民乐、歌舞等艺术门类。

  众多大戏中,中国杂技团带来的新杂艺实验剧《Touch-奇遇之旅》格外引人关注。中杂的实力毋庸置疑,一直以高难度,高水平的杂技作品闻名世界,但这次他们却请来了“外援”共同打造新剧。

  《Touch-奇遇之旅》是中杂首次引入欧洲“新马戏”创作理念,结合中国传统杂技技艺特点,融合多门类艺术元素进行创作的一部实验作品。该剧的艺术总监、导演、视觉总设计、作曲等主创都是由来自加拿大、英国、新加坡、意大利的国际团队,希望借“外援”之力拓展杂技的观众群体。相关负责人表示:“这部剧的观众定位要摆脱传统杂技作品在受众定位上的长期模糊状态,将对杂技完全没有认知、没有印象并且有剧场观看戏剧习惯的当代戏剧观众群、小剧场戏剧观众群等作为主要的受众群体。”

  北京儿童艺术剧院曾凭借现实主义题材作品《想飞的孩子》揽得众多国家级大奖,今年“六一”他们又将推出另一部现实主义作品《北京童谣》。该剧不仅关注传统文化,也关注当下生活,关注孩子们的心灵。讲述一个缺少爱的能力、人格缺失的孩子,最终拥有爱、走向内心丰盈的故事。剧中的小学霸被过早绑上了成人的战车,然而他自己毫不自知。奶奶的到来打乱了他原有的节奏,一老一小相处的过程中,小学霸在奶奶的童谣世界里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快乐。最终,在奶奶的记忆渐渐消失之前,他为奶奶营造了一个神奇、瑰丽的梦。

  此外,北京歌剧舞剧院将带来汇聚北歌明星的歌舞音画《你我的北京》,北京曲艺团将带来章回鼓书《驼峰行动》,北京民族乐团将带来《生如夏花》现代民族音乐会,中国评剧院带来评剧《良宵》,北京曲剧团带来新作《花落花又开》,北京市河北梆子剧团上演传统戏《春秋笔》,中国木偶艺术剧院上演木偶剧《小铃铛与匹诺曹》。

  幕后 院团大门为观众打开

  不久前,北京大学百年讲堂举行了一场特别的活动。北大量子电子学的博士唱起了歌剧《杜鹃山》,专业程度让专业演员都赞不绝口;环能学院硕士学起了北京琴书;中文系学生拉起了二胡……

  为了给“五月演出季”预热,京演集团走进北京大学百年讲堂举行了“戏剧Warming up”活动。北京演艺集团总经理吴然携京演集团旗下九大院团院团长、主创、一线演员等艺术家代表深入高校参与活动。除了艺术家外,现场还有9位进入院团深度体验的学生观众。这9位中既有量子电子学博士、环能学硕士,又有信息科学技术、生命科学、医学、中文、戏剧文学、导演等专业的本科生。

  活动前,这些来自北大、中戏、国戏不同专业、不同学术背景的同学,带着自己对传统文化的热爱,每一位都选择走进一家院团,用一天的时间近距离感受该门艺术的魅力。他们在活动现场或带回了才艺表演,或带回了最直观的感受。

  以往,艺术院团和观众的对话都是在台前,而京演集团在“五月演出季”的策划中则致力于用各种方式与观众拉近距离,邀请观众从台前幕后全方位了解一部作品的艺术魅力。此次五月演出季还未开始,一系列互动活动就先行登场。

  除了“戏剧Warming up”活动,日前,北京儿艺还在中国评剧院举行了开放日活动,邀请观众和媒体一起观看了《北京童谣》的排练……在此之前,北京市河北梆子剧团、中国杂技团等院团也都举行了院团开放日活动。院团开放日活动不仅现场热闹,同时还通过京演集团推出的“蓝军直播秀”栏目,网络在线直播,让无法到现场的粉丝也能过眼瘾。

  将于4月27日举行的“五月演出季”开幕式,更将演艺集团旗下对粉丝的重视,对现代传播手段的使用,淋漓尽致地体现在舞台上。开幕式不仅将汇聚上演剧目的精华片段,展现各院团在艺术创作中的“工匠”精神,同时还通过设置“粉丝团”和“票友团”的方式,巧妙让传统艺术形式与观众审美产生共鸣。本次开幕式还有一些特别的“嘉宾”,届时,智能机器人优友将带领几十个小机器人走上舞台一起舞动,见证艺术家们“梦想成真”。

 

相关热词搜索: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 构建以人民为中心的智慧社会 国家艺术院团聚焦现实题材作品 以城市群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人民要论)

上一篇:京剧行当艺术经典剧目展演首推“丑行” 诠释“无丑不成戏”
下一篇:戏曲文化传播进入“微时代”

友情链接: 新华网 中央纪委监察部 央视网 中国政府网 半月谈 中国经济网 凤凰网 法制日报 人民网 中国网 中青网 光明网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