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伟文:美国经济离衰退更近了
2022-11-19 01:26    来源:何伟文    点击:

 

不出所料,9月21日,美联储议息会议再次决定无情加息75个基点,使联邦基准利率达到3.00-3.25%。同时,美联储大幅调低了美国经济预测,将2021年4季度到2022年4季度GDP增速从6月份会议预测的1.7%大幅调低到0.2%;将2023年四季度失业率从上次预测的3.9%调高到4.4%。这表明,美国经济离衰退更近了。

40年来最严重的通胀仍然高烧不退,8月份CPI同比仍然上涨8.3%,远高于美联储2%的基准线。美联储已经别无他法,不得不疯狂加息。其直接结果是美元暴涨,这又迫使欧央行、英国、日本等多国银行页被迫鹰派加息。其直接的结果是经济增长大幅下行,衰退风险益增加。华尔街日报9月18日载文认为,美元的暴涨将加剧全球经济增长放慢,并加重各国央行治理通胀的负担。

9月17日,高盛经济学家哈兹尤斯发布报告,将2022年美国GDP增长率维持在零不变,将2023年增长率从上次估计的1.5%下调到1.1%。世界三大评级机构惠誉日前第三次下调了今明两年世界GDP增长率估计,分别为2.4%和1.7%。其中将美国2022年增长率从上次估计的2.9%大幅下调到1.7%,将2023年增长率从1.5%下调到0.5%。并认为2023年美国经济0.5%的增长足以达到轻度衰退标准。世界银行最新报告则估计,2023年可能出现全球性衰退。

美国经济正在日益趋弱。2022年第一二两个季度GDP环比连续负增长。占美国经济总量70%左右的个人消费开支近月逐渐疲弱。从3月份到7月份,名义个人可支配收入环比依次增长0.6%、04%、06%、0.7%和0.2%。但因为通胀高企,实际收入各月依次是下降0.4%、增长0.2%、零增长、下降0.2%和增长0.3%。个人消费支出,5个月累计名义增长3.2%,实际仅增0.6%。与欧洲国家不同,美国恶性通胀的主要原因不是世界能源和粮食价格剧涨,因为美国本身是能源和粮食生产大国;而是前几年美联储和联邦政府拼命放水的结果。8月份美国消费物价指数同比上涨8.3%,其中扣除能源和食品的核心消费物价指数同比上涨6.3%。8月份美国仅住房价格就上涨13.5%。因此,物价的急剧上涨严重打击了消费。消费的低落则打击了生产。8月份美国工业生产指数为104.5(2017年为100.0),与4月份的104.3相比几乎无增长。制造业生产指数则从4月份的102.4略降到8月份的102.2.。消费和生产的低落抑制了投资。二季度固定资本投资环比下降4.5%,其中作为经济增长主要基础的设备投资下降2.7%。住房投资则剧降16.2%。作为经济前瞻性指标,8月份美国综合采购经理人指数PMI降到45.0(50以下为收缩),低于7月份的47.7,为2020年5月即疫情爆发,大规模隔离时期以来最低点。其中服务业指数从上月的47.3降至44.1,制造业指数从52.2降至51.3。

美国全国经济研究局关于衰退的标准是,个人收入、就业、生产和投资同时出现实质性下降,且持续几个月。唯一尚有光鲜的是就业指标。8月份新增非农就业31.5万,失业率为3.7%,仍然低于疫情前水平。但比7月份略有疲软,新增非农就业数减少21.1万,失业率也略升0.2个百分点。而且8月份美国劳动参与率为62.4%,比疫情前平均水平63.4%低整整一个百分点。如按疫情前劳动参与率标准,失业率为4.7%。随着美联储加息的持续,失业率可能继续上升,从而标志着衰退的到来。

从目前通胀仍无法缓和看,美联储在2022年余下的11月和12月例会上仍会大幅加息。本次美联储发布的预测中值显示,到2022年底将加息到4.4%,即再加息140个基点,从而将直接影响2022年4季度和2023年上半年美国经济走势。美联储理事华勒不久前在一次会议上表示,美联储期望四季度核心消费物价指数降到4.3%(8月份为6.3%)。如果实现,则累计加息到4.0%为止(目前已经达到3.0-3.25%)。如果降不下来,则继续加息。因此,美国经济继续滑向衰退的大势仍在加紧,而且离衰退更近了。

随着经济的恶化,美国就业市场可能出现新的分化,低学历的劳动者就业机会相对更少。这意味着拉丁裔的就业更加困难,从而加剧社会分化。物价的持续上涨带来的更多是低收入阶层实际收入停止增长,甚或下降。这种趋势可能进一步加剧美国社会的分裂。

随着经济的恶化,美国重振制造业和重构高科技供应链也更加困难。如上所述,过去几个月美国工业生产基本停顿。而8月份指数仅比5年前即2017年累计增长2.4%。尽管华盛顿政客们不停地拿中国说事,强行推进制造业特别是芯片制造回流美国,强行构筑排斥中国的,以所谓“价值观”为基础的供应链,但在经济低迷,濒临衰退的形势下,不过是一句空洞的口号。美国广大企业为了生存和发展,必须在全球寻找市场和机会,也很难放弃中国市场和中国产品。中国只要把自己的事情做好,坚定不移地稳大盘、稳增长,坚定不移地扩大开放,很可能面临新的机遇。

(作者系全球化智库高级研究员)

相关热词搜索:针对未成年人的消费陷阱需警惕 AI产业助力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专家解读) 平台经济迎政策暖风 “绿灯”投资案例将集中 电子烟要交消费税了,“烟民”要承担多少税负

上一篇:魏建国:高水平对外开放的三个标志
下一篇:陈新光:愈发自信的中国将对全世界产生深远影响

友情链接: 新华网 中央纪委监察部 央视网 中国政府网 半月谈 中国经济网 凤凰网 法制日报 人民网 中国网 中青网 光明网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