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有8500万残疾人,他们的生活状况、康复、教育、就业、脱贫等,关乎千千万万个家庭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体育对于残疾人来说,是康复健身的一种方式,也是融入社会的一种媒介。
如今,越来越多的残疾人选择走出家门,享受体育带来的快乐,我替他们开心。
12岁那年,一场意外空难事故改变了我的生活。几度被下达病危通知书,脊柱爆裂性骨折,双下肢截瘫……我的生活从五彩斑斓,变成了单调的黑白,我甚至一度产生轻生的念头。
在转到中国康复研究中心之后,母亲的陪伴,病友、医护人员的鼓励,让我渐渐接受了命运带给我的重击。
1998年,挪威北欧红十字世界联合学院(UWC)在中国首次招生,并将为肢残学生提供全额奖学金。我通过了考试,成为中国大陆第一位进入这所世界联合学院的学生。也正是在挪威的这段学习经历,让我真正体会到从物理的“无障碍”到心理的“无障碍”。
一次课间,校长问我:“下周是滑雪周,你要跟我们一起参加吗?”就这样,本以为无缘体育运动的我,在校长鼓励下站上雪道。
挪威的冬天,冰天雪地,白雪皑皑。我坐在滑雪板上,从雪道的起点俯冲而下,耳边的风声呼啸而过,雪板下扬起阵阵雪雾。高山速降的过程几近贴地飞行,那一刻,我感觉自己又重新奔跑起来。练习,不断练习。终于,在1999年的世界残疾人滑雪比赛上,我站上了领奖台。
从那时起,帮助更多残障人士走出阴霾,看到人生的千百种可能,鼓励更多人挑战自我、实现梦想,成了我最想做的事情。
教育让我看到了更广阔的天空,我想为更多孩子插上梦想的翅膀。经过15年的努力,2015年,常熟世界联合学院创建了起来。在过去6年多时间里,我们培养了1700名来自124个国家的青年,其中也有残障学生。
让残疾人生活得更有尊严,是我一直追求的目标。2020年,在中国残联副主席吕世明的带领下,我们几位全国人大代表向全国人大提交了《关于将〈无障碍环境建设法〉列入2021年全国人大常委会立法计划的建议》。目前,已有多个行业和20多个省份出台了无障碍环境方面的法规,无障碍环境立法的基础越来越成熟。
2021年,我参加了《江苏省无障碍环境建设实施办法》的制定,通过一年的讨论论证,就在今年3月1日,《江苏省无障碍环境建设实施办法》正式出台施行。该办法不仅对无障碍设施建设、信息无障碍建设、无障碍社会服务、保障与监督、法律责任等内容作出详细规定,还明确政府以及相关部门应将无障碍信息建设纳入信息化建设规划,推进人工智能、物联网、区块链等技术在信息无障碍领域的成果转化,支持新技术在导盲、声控、肢体控制、图文识别等方面的应用,鼓励和支持社会力量在各自领域加强信息无障碍建设。
如今,各行各业都有残疾人的身影,希望未来能有更多残疾人走出小圈子,走向社会,接受更好的教育、实现就业创业、参与体育竞技,勇敢追求自己的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