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方协作共济 共创食安新发展
——在2022年第十三届中国食品安全论坛上的发言
经济日报社副社长 赵子忠
(2022年8月29日)
一年一度的全国食品安全宣传周,使我们又相聚在这里。首先,我谨代表经济日报社及中国经济网,对光临今天论坛的各位领导、各位嘉宾、新老朋友们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食品安全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批示,强调用最严谨的标准、最严格的监管、最严厉的处罚、最严肃的问责,确保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我们看到,近年来,各级党政机关坚持严字当头,认真贯彻食品安全“四个最严”要求,严格落实党政同责,全过程、全方位抓牢抓好食品安全监管工作,食品安全整体形势保持稳中向好的态势。
今年全国食品安全宣传周的主题为“共创食安新发展、共享美好新生活”。两个“共”字,凸显出食品安全社会共治的重要性,这要求生产经营者自觉履行主体责任,政府部门依法加强监管,公众积极参与社会监督,形成各方各尽其责、齐抓共管、合力共治的工作格局。
借此机会,我提出三点建议:
第一,加强多方体系能力建设。保障食品安全长治久安,应当不断推进食品安全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要实现体系的全面推进和能力的全面提升,就要求政府、企业、全社会持续提高食品安全治理的科学化、法治化、国际化和现代化水平,形成食品安全社会共治的新治理格局。
第二,创新各方主体协同机制。社会共治的建立,需要充分发挥政府、市场和社会三方的作用。我们应充分认识社会共治各责任主体的优势和劣势,拓宽食品安全社会共治主体的互动参与渠道,健全日常交流机制,充分激发食品安全共治主体相互协作的动力,引导多方公平有序参与食品安全社会治理工作。
第三,推进多方信息交流共享。一方面,大力提升食品安全的风险监测、风险交流、风险评估、安全检疫、智慧监管等能力建设;另一方面,推动信息公开在食品安全社会共治全流程、全过程、全阶段、多主体的全覆盖,建立健全食品安全信息公开机制。对此,主流媒体要发挥专业优势,及时准确发声,理性分析解读,向社会公众提供权威信息,及时释疑解惑,加强食品安全科普知识传播,提升公众的食品安全素养水平。
作为党中央、国务院指导全国经济工作的重要舆论阵地,经济日报社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办报理念,积极参与食品安全社会共治。在国务院食安办、市场监管总局和各相关部门的指导下,经济日报和中国经济网在食品安全领域积极履行媒体责任,已经连续十三年举办中国食品安全论坛。
经济日报社诞生于改革开放大潮中,再过几个月,经济日报将迎来创刊40周年纪念日。近两年来,经济日报加快推进媒体深度融合,全力打造习近平经济思想学习宣传高地,勇立潮头,守正创新,精心耕作评论、理论、调研等优质内容,不断提升辨识度、品牌度、美誉度,在包括食品安全、食品产业发展等各领域不断营造更加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
今后,经济日报和中国经济网将持续做好政府、企业、公众之间沟通的桥梁和纽带,回应社会关切和期待。让我们汇聚合力,多方协作共济,共创食安新发展,共享美好新生活!
预祝本次论坛取得圆满成功!谢谢各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