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贫攻坚乡村振兴是中国共产党在新时代治国理政最现实最生动的伟
2022-07-28 08:49    来源:未知    点击:

 

脱贫攻坚乡村振兴是中国共产党在新时代治国理政最现实最生动的伟大实践

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新冠肺炎疫情仍在全球蔓延,贫穷、饥饿、疾病侵蚀着人们追求美好生活的希望和信心。建设什么样的世界、人类文明走向何方,攸关每个国家、每个人的前途和命运。

胸怀崇高坚定的理想信念并为之不懈奋斗,是中国共产党独特的精神标识。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是我们党的灵魂和旗帜。中国共产党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坚持实事求是,从中国实际出发,洞察时代大势,把握历史主动,进行艰辛探索,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指导中国人民不断推进伟大社会革命。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因为马克思主义行!”

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光芒,中国共产党的精神气质,激活了深邃厚重的中华文明、革新了生生不息的民族精神。170多年前,马克思、恩格斯就鲜明指出,共产党人的远大理想,就是要建立一个没有压迫、没有剥削、人人平等、人人自由的理想社会。恩格斯说:“一个知道自己的目的,也知道怎样达到这个目的的政党,一个真正想达到这个目的并且具有达到这个目的所必不可缺的顽强精神的政党——这样的政党将是不可战胜的。”

时间的年轮告诉世人,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走的是人间正道,站的是历史正确,赢的是世道人心。中国共产党作为无产阶级政党,始终把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作为初心使命,始终牢记“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为人民出生入死、同人民休戚与共,党的奋斗和人民的福祉、党的命运和人民的命运早已深深融为一体。面向未来,中国共产党将始终坚持人民至上、以人民为中心,始终坚持为民族、为人民谋利益的大本大宗,想人民之所想、忧人民之所忧、急人民之所急,走好新时代党的群众路线,最大限度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揽全局、应变局、开新局,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指引下,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牢记初心使命、共同团结奋斗,集中精力办好自己的事情,使拥有14亿多人口的东方大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使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续写“两大奇迹”,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的发展越来越好,分量越来越重,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不断壮大着国际上正义的力量。习近平总书记以马克思主义政治家、思想家、战略家的深刻洞察力、敏锐判断力、理论创造力,在领导党和人民应变局、开新局的伟大实践中,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守正创新,直面新时代的新目标新问题,提出一系列原创性的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科学回答了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

中国是拥有14亿人口、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基础差、底子薄,发展不平衡,长期饱受贫困问题困扰。中国的贫困规模之大、贫困分布之广、贫困程度之深世所罕见,贫困治理难度超乎想象。中国共产党始终把消除贫困作为定国安邦的重要任务,从国家层面部署,运用国家力量推进。几代中国共产党人,锚定一个目标,一茬接着一茬干。100年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以坚定不移、顽强不屈的信念和意志与贫困作斗争。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亲自指挥、亲自部署、亲自督战,汇聚全党全国全社会之力,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中华民族在几千年发展历史上首次整体消除绝对贫困,实现了中国人民的千年梦想、百年夙愿。中国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这是一个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也是人类社会发展史上前所未有的创举,书写了世界反贫困史上的伟大传奇,必将载入中华民族乃至人类社会发展史册。脱贫攻坚不仅创造了中国历史上的奇迹,也创造了世界历史上的奇迹,对于发展中国家的反贫困行动以及整个人类的生存与发展也都具有深远的影响。形成中国特色反贫困理论,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宝库。脱贫攻坚战的伟大成就不仅彰显了中国共产党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制度优势,也彰显了中国共产党的治理能力。脱贫攻坚的伟大实践也印证了中国共产党的正确性,巩固了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基础,进一步坚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

一、中国脱贫攻坚取得的非凡成就展现的不仅是中国共产党人践行初心使命的历史担当,更展现的是中国共产党的崭新面貌,向全世界展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制度优越性

纵观世界,战火、饥饿、疾病、恐怖主义蔓延,都有着一个共同的原因——贫穷。贫困是人类社会的顽疾,是全世界面临的共同挑战。贫困及其伴生的饥饿、疾病、社会冲突等一系列难题,严重阻碍人类对美好生活的追求。消除贫困是人类梦寐以求的理想,人类发展史就是与贫困不懈斗争的历史。中国是拥有14亿人口、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基础差、底子薄,发展不平衡,长期饱受贫困问题困扰。中国的贫困规模之大、贫困分布之广、贫困程度之深世所罕见,贫困治理难度超乎想象。2019年10月10日《人民日报 》刊登的钟轩理的文章《没有任何力量能够阻挡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进步伐》写到:人们不会忘记,1900年,烧杀抢掠北京城整整3日的列强军队,大摇大摆地在紫禁城里举行阅兵。“狮子睡着了连苍蝇都敢落到它的脸上叫几声”,中华民族曾经几近亡国灭种的边缘。党的十九大闭幕后不久,习近平总书记带领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赴上海、浙江嘉兴,探寻我们党的梦想启航。看到彼时的一幅时局图,总书记连连感叹:“多屈辱啊!多耻辱啊!那时的中国是待宰的肥羊。”百年前,战乱频仍的中国经济一片凋敝,步履维艰。新中国成立后,有的资本家妄称“共产党军事一百分,经济只能得零分”。1949年的中国,是当时世界上最贫穷的国家之一。根据联合国“亚洲及太平洋经济社会委员会”的统计,那一年,中国人均国民收入27美元,不足整个亚洲平均44美元的三分之二,不足印度57美元的一半。当年,一位外国驻华大使曾这样谈起对中国的印象:中国有3亿多人口的城市和欧洲差不多,8亿多人口的农村和非洲差不多,欧洲和非洲相加,就是中国。回想建国之初,国家的贫困状况,人们记忆犹新。毛泽东说过:“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能种粮食,还能磨成面粉,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东方红》词作者李有源1955年4月因为过度劳累,被家人接往佳县城治疗,去世前想吃顿肉,竟然是这样简单的愿望,家人急忙去买肉回来,没曾想等赶回来时李有源已经永远地闭上了眼,终年52岁。今年82岁的于清维老人,高级编辑、中共党员、山东潍坊市人,复旦大学毕业在甘肃日报工作一辈子,亲眼目堵了甘肃的贫困状况,1974年春天,甘肃省张掖地区张掖县,祁连山脚下的安阳乡的一个小山村,生产队长家,房屋破烂,家里的墙逢能看见外面的蓝天,用三块砖支起半口铁锅,家徒四壁、一贫如洗。金张掖都如此,其它地方可想而知。1997年,在福建省工作期间,习近平牵头负责闽宁协作对口帮扶,第一次走进宁夏,西海固的见闻让他深感震撼:“我才真正体会到什么叫家徒四壁。一家子既没有桌椅板凳,也没有铺盖。家里唯一的‘财产’是挂在房梁上的一撮发菜,就靠卖这么一点发菜来买油盐酱醋。”2015年9月22日,西雅图,习近平在华盛顿州当地政府和美国友好团体联合欢迎宴会上发表演讲中讲到“上世纪60年代末,我才十几岁,就从北京到中国陕西省延安市一个叫梁家河的小村庄插队当农民,在那儿度过了7年时光。那时候,我和乡亲们都住在土窑里、睡在土坑上,乡亲们生活十分贫困,经常是几个月吃不到一块肉。我了解乡亲们最需要什么!后来,我当了这个村子的党支部书记,带领乡亲们发展生产。我了解老百姓需要什么。我很期盼的一件事,就是让乡亲们饱餐一顿肉,并且经常吃上肉。但是,这个心愿在当时是很难实现的。”“这两年,我去了中国很多贫困地区,看望了很多贫困家庭,他们渴望幸福生活的眼神深深印在我的脑海里。”2017年2月21日,中华民族的传统佳节元宵节刚刚过去。北京,中南海,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三十九次集体学习正在进行。习近平说,今天我们这个集体学习,是关于这个我国脱贫攻坚形势的。安排这个题目的目的,就是能够确保如期实现脱贫攻坚的目标,而是实实在在地实现,不是勉勉强强地实现,更不能是虚假地实现。先安排看一个专题片,然后再来发言。看完片子后,习近平说:“群众现在生活还这么困难,贫困地区还这么贫困,心里真是沉甸甸的,看来中央要下决心解决深度贫困的问题了。”

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保证了中国政治有稳定性、连续性。谁能够解决农民问题,谁就能使中国长治久安。中国共产党始终把消除贫困作为定国安邦的重要任务,制定实施一个时期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提出国家中长期发展规划建议,都把减贫作为重要内容,从国家层面部署,运用国家力量推进。几代中国共产党人,锚定一个目标,一茬接着一茬干。面对一穷二白、百业凋敝的困难局面,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发奋图强、重整山河。社会主义建设在曲折中向前推进,人民物质生活和文化水平逐步提高,占世界近四分之一人口的中国人民特别是农民的基本生活需求得到初步满足。改革开放初期,面对中国农村贫困人口基数大、贫困发生率高的严峻形势,中国实施一系列农业农村重大改革,从国家层面开展大规模、有计划、有组织的扶贫开发,成立专门扶贫机构,确定扶贫标准、重点片区和贫困县,启动实施“三西”农业建设。通过一系列重大举措,解放了农村生产力,释放了农村活力,推动了农村经济发展,促进了农民收入增加和观念更新,中国扶贫开发进入历史新时期。上世纪90年代初,在农村贫困问题大大缓解的同时,贫困问题由普遍性分布呈现分层、分块、分化等新特征,区域间发展不均衡问题凸显,中国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继续推进大规模扶贫开发国家行动,进一步明确到20世纪末基本解决贫困人口温饱问题的目标绝不动摇,确定了由救济式扶贫转向开发式扶贫的基本方针。进入21世纪,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制定实施一系列扶贫开发新政策新举措。对扶贫工作重点与瞄准对象作出重大调整,把中西部地区作为扶贫工作重点区域,在592个国家扶贫工作重点县的基础上,选定15万个贫困村作为扶贫对象,实施参与式“整村推进”扶贫。中国的扶贫开发,从以解决温饱为主要任务的阶段转入巩固温饱成果、加快脱贫致富、改善生态环境、提高发展能力、缩小发展差距的新阶段。按照当时的扶贫标准,2010年底,中国农村贫困人口减少到2688万人,贫困发生率降为2.8%;2011年,中国将扶贫标准提高到2300元,在新的扶贫标准下,中国贫困人口为1.22亿。

进入新时代,中国发展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关键阶段。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综合国力明显增强,社会保障体系更加健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加快推进,为减贫事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人力、财力、物力基础,提供了有力制度支撑。同时,中国仍然面临严峻的贫困形势,面对的都是贫中之贫、坚中之坚,减贫进入啃硬骨头、攻坚拔寨的冲刺阶段,采用常规思路和办法、按部就班推进难以完成任务,必须以更大的决心、更明确的思路、更精准的举措、超常规的力度,众志成城实现脱贫攻坚目标。

中国共产党把脱贫攻坚摆在治国理政的突出位置,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消除贫困作为执政党和国家的责任,上升为国家意志、国家战略、国家行动,从党的领袖到广大党员干部,情系贫困群众、心怀减贫大业,全党目标一致、上下同心。中共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党和国家事业全局出发、着眼于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打赢脱贫攻坚战,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动农业农村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为党和国家事业全面开创新局面提供了重要支撑。党中央把脱贫攻坚摆在治国理政的突出位置,创造了人类减贫史上的奇迹。现行标准下9899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832个贫困县全部摘帽,12.8万个贫困村全部出列,区域性整体贫困得到解决,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减贫道路。脱贫人口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全部实现不愁吃、不愁穿,全面实现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安全和饮水安全有保障。脱贫地区发展能力明显增强,每个脱贫县都打造了2-3个特色鲜明、带动面广的主导产业,行路难、用电难、通信难等问题得到历史性解决。

在推进脱贫攻坚的伟大实践中,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中共中央,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提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推进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把贫困人口全部脱贫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底线任务和标志性指标,将脱贫攻坚纳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加强党的集中统一领导,统筹谋划、强力推进。加强顶层设计和战略规划,明确目标、路径和具体措施并一以贯之抓下去。做到“六个精准”:扶持对象精准、项目安排精准、资金使用精准、措施到户精准、因村派人精准、脱贫成效精准。实施“五个一批”:发展生产一批、易地搬迁一批、生态补偿一批、发展教育一批、社会保障兜底一批。解决好“五个问题”:扶持谁、谁来扶、怎么扶、如何退、如何稳。明确到2020年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的目标任务,汇聚全党全国全社会之力打响脱贫攻坚战。习近平总书记时刻挂念贫困地区和困难群众,把扶贫作为治国理政的重要内容,花的精力最多,提出一系列重要思想重要论述,作出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2012年,中共十八大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十八大召开后不久,习近平总书记就指出“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关键在贫困的老乡能不能脱贫”,强调“决不能落下一个贫困地区、一个贫困群众”,拉开了新时代脱贫攻坚的序幕。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赴湖南省花垣县十八洞村考察时,首次提出“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精准扶贫”的理念。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贵州代表团审议时指出,“看真贫、扶真贫、真扶贫”。2015年,习近平总书记出席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时指出,“要立下愚公移山志,咬定目标、苦干实干”,吹响了脱贫攻坚战的冲锋号。2017年,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让贫困人口和贫困地区同全国一道进入全面小康社会是我们党的庄严承诺”“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动员全党全国全社会聚力攻克深度贫困堡垒、决战决胜脱贫攻坚。2020年,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座谈会进行再部署再动员,指出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必须如期实现,没有任何退路和弹性。这是一场硬仗,越到最后越要紧绷这根弦,不能停顿、不能大意、不能放松”,要求全党全国以更大的决心、更强的力度,做好“加试题”、打好收官战,信心百倍向着脱贫攻坚的最后胜利进军。习近平总书记亲自指挥、亲自部署、亲自督战,出席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7次主持召开中央扶贫工作座谈会,50多次调研扶贫工作,连续5年审定脱贫攻坚成效考核结果,连续7年在全国扶贫日期间出席重要活动或作出重要指示,连续7年在新年贺词中强调脱贫攻坚,每年在全国两会期间下团组同代表委员共商脱贫攻坚大计,多次回信勉励基层干部群众投身减贫事业。习近平总书记走遍全国14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考察了20多个贫困村,深入贫困家庭访贫问苦,倾听贫困群众意见建议,了解扶贫脱贫需求,极大鼓舞了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信心和决心。各级财政不断加大投入力度,构建多元资金投入体系,为减贫事业发展提供资金保障。发挥社会主义制度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广泛动员各方力量积极参与。建立脱贫攻坚责任体系、政策体系、组织体系、投入体系、动员体系、监督体系、考核评估体系等制度体系,为脱贫攻坚顺利推进提供了有力支撑。采取一系列超常规政策举措推进脱贫攻坚,努力让贫困群众有更好的收入、更好的教育、更好的医疗卫生服务、更好的居住条件。把群众满意度作为衡量脱贫成效的重要尺度,集中力量解决贫困群众基本民生需求,宁可少上几个大项目,也要优先保障脱贫攻坚资金投入;宁可牺牲一些当前利益、局部利益,也要服从和服务于减贫工作大局;宁可经济增速慢一些,也要确保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如期完成。在脱贫攻坚没有硝烟的战场上,广大党员、干部以热血赴使命、以行动践诺言,用自己的辛劳换来贫困群众的幸福。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员扎根一线、任劳任怨,基层党员干部呕心沥血、苦干实干,广大志愿者真情投入、倾力奉献。他们有的长期奋战在扶贫一线,舍小家为大家,付出很大牺牲;有的为群众脱贫四处奔波,爬山涉险,不辞劳苦;有的常年加班加点,积劳成疾;有的为扶贫工作负伤,仍然带病坚持工作。脱贫攻坚以来,1800多名党员、干部为减贫事业献出了宝贵生命,用实际行动践行了为人民牺牲一切的誓言。

新时代脱贫攻坚的伟大实践,深刻诠释了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是中国共产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在新时代最集中、最充分、最生动的体现。中国共产党具有无比坚强的领导力、组织力、执行力,是团结带领人民攻坚克难、开拓前进最可靠的领导力量。2021年2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庄严宣告中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完成了消除绝对贫困的艰巨任务,创造了又一个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2021年7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强调,经过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持续奋斗,我们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在中华大地上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正在意气风发向着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这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光荣!这是中国人民的伟大光荣!这是中国共产党的伟大光荣!

回顾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消除绝对贫困的艰辛历程,极不平凡,极不容易。100年来,中国共产党始终坚守初心使命,担当起对人民的责任,践行对人民的承诺,为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富裕接续奋斗,付出巨大牺牲,赢得了人民的拥护和信赖。100年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自强不息、艰苦奋斗,依靠自己的双手,付出难以想象的辛劳和汗水,摆脱了绝对贫困,走上了全面小康、共同富裕的康庄大道。100年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人民的生存权发展权充分保障,社会公平正义有力彰显,为更好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中国减贫实践表明,贫困问题本质上是对人民的根本态度问题,以人民为中心是扶贫减贫的根本动力。真正把人民放在心上,真正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才能真正识贫、扶贫、脱贫,减贫才会有不竭动力、明确方向和好的办法。中国减贫实践表明,治国之道,富民为始;民之贫富,国之责任。中国共产党始终坚定人民立场,强调消除贫困、改善民生、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共产党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根本宗旨的重要体现,是党和政府的重大责任。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定不移走共同富裕道路。减贫是一项具有开拓性的艰巨工作,实现减贫目标,领导人的情怀、意志和决心至关重要,执政党和国家担负起对人民的责任、发挥主导作用、汇聚各方力量至关重要,保持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至关重要。中国实施脱贫攻坚战,贡献了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中国方案,为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减贫实践提供了重要参考借鉴。中国脱贫攻坚是对人类减贫事业的重大贡献。当新冠肺炎疫情在中国和世界各地肆虐,中国共产党并未放弃2020年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等目标任务,这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决心的体现,也是中国人民对自身发展道路信心的体现。中国共产党的基层干部对党中央的决策部署落实积极、具体,这得益于中国共产党强大的凝聚力、执行力,也得益于中国治国理政的非凡能力。短短八年时间,近一亿贫困人口实现脱贫,世界上没有其他国家能做到这一点。中国成为世界各国特别是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典范和榜样,证明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改革开放40多年来,中国7.7亿农村贫困人口摆脱贫困,对全球减贫贡献率超过70%,是世界上减贫人口最多的国家。中国以不到世界9%的耕地,养育了世界近1/5的人口,提前10年实现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的减贫目标。从1978年贫困发生率高达97.5%到如今彻底摆脱贫困、实现全面小康,中国在短短40多年间完成历史性飞跃,加快了全球减贫进程,为推进全球减贫事业提供了强劲动力。世界经济论坛总裁博尔格·布伦德表示,“在人类历史上,我们从未看到有那么多人摆脱了极端贫困”“这是中国的一个伟大成就”。作为全球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立足本国国情,把握减贫规律,出台一系列超常规政策举措,构建了一整套行之有效的政策体系、工作体系、制度体系,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减贫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反贫困理论。减贫治理的中国样本,为同样面临减贫任务的其他国家尤其是广大发展中国家树立了标杆,提供了借鉴。

二、中国取得脱贫攻坚战的全面胜利,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是了不起的人权成就,是中国人权事业进步最显著的标志,体现了中国对世界人权事业重要贡献

贫困是实现人权的最大障碍。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高度关注农村贫困问题,持续推进扶贫开发事业,在消除贫困道路上不断取得新突破。中共十八大以来,中国政府把贫困人口全部脱贫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底线任务和标志性指标,组织实施了人类历史上规模空前、力度最大、惠及人口最多的脱贫攻坚战,完成了消除绝对贫困的艰巨任务。根据中国农村居民每人每年生活水平在2300元以下(2010年不变价)的现行贫困标准,经过中共十八大以来8年持续奋斗,到2020年底,中国现行标准下9899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832个贫困县全部摘帽,12.8万个贫困村全部出列,区域性整体贫困得到解决。改革开放以来,按照现行贫困标准计算,中国7.7亿农村贫困人口摆脱贫困;按照世界银行国际贫困标准,中国减贫人口占同期全球减贫人口70%以上。中国提前10年实现《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减贫目标,为全球减贫事业发展和人类发展进步作出了重大贡献。中国人口占世界总人口的近五分之一。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世界人权事业发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中国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伟大进程中,所创造的尊重和保障人权的成功做法和经验,为增进人类福祉贡献了中国智慧、提供了中国方案。

脱贫攻坚全面胜利对中国农村的改变是历史性的、全方位的,是中国农村的又一次伟大革命,深刻改变了贫困地区落后面貌,有力推动了中国农村整体发展,补齐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突出短板,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奠定了坚实基础。脱贫攻坚战全面胜利,中华民族在几千年发展历史上首次整体消除绝对贫困,实现了中国人民的千年梦想、百年夙愿。

经过脱贫攻坚战,贫困人口的收入和福利水平大幅提高,“两不愁三保障”全面实现,教育、医疗、住房、饮水等条件明显改善,既满足了基本生存需要,也为后续发展奠定了基础。脱贫攻坚的阳光照耀到每一个角落,贫困群众的生活发生了巨大变化。贫困人口受教育的机会显著增多、水平持续提高,农村贫困家庭子女义务教育阶段辍学问题实现动态清零,2020年贫困县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达到94.8%。持续完善县乡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把贫困人口全部纳入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医疗救助三重制度保障范围,实施大病集中救治、慢病签约管理、重病兜底保障等措施,99.9%以上的贫困人口参加基本医疗保险,全面实现贫困人口看病有地方、有医生、有医疗保险制度保障,看病难、看病贵问题有效解决。实施农村危房改造,贫困人口全面实现住房安全有保障。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和巩固提升工程,累计解决2889万贫困人口的饮水安全问题,饮用水量和水质全部达标,3.82亿农村人口受益;贫困地区自来水普及率从2015年的70%提高到2020年的83%。在解决好贫困人口吃饭、穿衣、居住等温饱问题基础上,大力提升贫困地区教育、医疗、文化、社会保障等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实现贫困人口学有所教、病有所医、老有所养、弱有所扶,为贫困地区发展夯实基础、积蓄后劲。2013年以来,累计改造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10.8万所,实现贫困地区适龄儿童都能在所在村上幼儿园和小学。贫困地区公共文化服务水平不断提高,截至2020年底,中西部22个省份基层文化中心建设完成比例达到99.48%,基本实现村级文化设施全覆盖;持续推进文化下乡,贫困群众也有了丰富多彩的业余文化生活。贫困地区医疗条件显著改善,消除了乡村两级医疗卫生机构和人员“空白点”,98%的贫困县至少有一所二级以上医院,贫困地区县级医院收治病种中位数达到全国县级医院整体水平的90%,贫困人口的常见病、慢性病基本能够就近获得及时诊治,越来越多的大病在县域内就可以得到有效救治。综合保障体系逐步健全,贫困县农村低保标准全部超过国家扶贫标准,1936万贫困人口纳入农村低保或特困救助供养政策;6098万贫困人口参加了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实现应保尽保。

在脱贫攻坚的伟大实践中,中国高度重视妇女、儿童、老人和残疾人等群体中特殊困难人员的生存和发展,采取特殊政策,加大帮扶力度,特殊困难群体的福利水平持续提高,生存权利充分保障,发展机会明显增多,特殊困难群体生存发展权利有效保障。贫困妇女生存发展状况显著改善。坚持男女平等基本国策,将妇女作为重点扶贫对象,实现脱贫的近1亿贫困人口中妇女约占一半。把缓解妇女贫困程度、减少贫困妇女数量放在优先位置,扶贫政策、资金、措施优先向贫困妇女倾斜,帮助贫困妇女解决最困难最忧虑最急迫的问题。累计对1021万名贫困妇女和妇女骨干进行各类技能培训,500多万名贫困妇女通过手工、种植养殖、家政、电商等增收脱贫。累计发放妇女小额担保贷款和扶贫小额信贷4500多亿元,870万名妇女通过小额担保贷款和扶贫小额信贷实现创业增收。19.2万名贫困患病妇女获得救助,妇女宫颈癌、乳腺癌免费检查项目在贫困地区实现全覆盖。通过“母亲水窖”“母亲健康快车”“母亲邮包”等公益项目,投入公益资金41.7亿元,惠及贫困妇女5000余万人次。困境儿童关爱水平明显提高,对儿童教育和健康实施全过程保障和干预。开展儿童营养知识宣传和健康教育,实施贫困地区儿童营养改善项目,提高贫困地区儿童健康水平,为集中连片特困地区6-24月龄婴幼儿每天免费提供1包辅食营养补充品,截至2020年底,累计1120万儿童受益。实施出生缺陷干预救助项目,为先天性结构畸形、部分遗传代谢病和地中海贫血贫困患病儿童提供医疗费用补助,累计救助患儿4.1万名,拨付救助金4.7亿元。组织各类志愿者与孤儿、农村留守儿童、困境儿童结对,开展关爱帮扶,覆盖儿童和家长2519.2万人次。建立儿童之家28万余所、儿童快乐家园1200余个,为留守、困境儿童提供文体娱乐、心理疏导、生活照顾、家教指导等关爱服务。大幅提高孤儿保障水平,机构集中养育孤儿和社会散居孤儿平均保障标准分别达到每人每月1611.3元和1184.3元。实施孤儿医疗康复明天计划项目,累计投入17亿元、惠及22.3万名病残孤儿。实施福彩梦圆孤儿助学工程,累计投入5.4亿元、惠及在校就读孤儿5.4万人次。建立事实无人抚养儿童保障制度,25.3万名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参照当地孤儿保障标准纳入保障范围。贫困老年人生活和服务保障显著改善。持续提高农村养老金待遇和贫困老年人口医疗保障水平,农村老年人口贫困问题进一步解决。经济困难的高龄、失能等老年人补贴制度全面建立,惠及3689万老年人。实施老年健康西部行项目,在西部贫困地区开展老年健康宣传教育,组织医务人员、志愿者开展义诊和健康指导服务,促进西部老年人健康素养和健康水平提高。建立农村留守老年人关爱服务制度,推动贫困老年人医疗保障从救治为主向健康服务为主转变。加强失能贫困老年人关爱照护,全面开展核查,确认62.7万失能贫困老年人,落实家庭医生签约服务59万人,失能贫困老年人健康状况明显改善。贫困残疾人保障水平全面提升。700多万贫困残疾人如期脱贫,创造了人类减贫史上残疾人特殊困难群体消除贫困的奇迹。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和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制度惠及2400多万残疾人。1066.7万残疾人纳入最低生活保障。贫困残疾人全部纳入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54.7万贫困残疾人得到医疗救助。178.5万户贫困残疾人家庭住房安全问题得到解决。贫困残疾人的特殊需求得到更好保障,8万余名家庭经济困难的残疾儿童接受普惠性学前教育。65.3万户贫困重度残疾人家庭完成无障碍改造,贫困重度残疾人照护服务创新实践取得显著成效。

减缓和消除贫困是人权保障的重要内容。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始终把人民生存权、发展权放在首位,始终致力于以减贫促进人权。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实施精准扶贫方略,围绕脱贫攻坚目标,全力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影响,确保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中国的减贫成就是世界减贫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创造了世界减贫史上的奇迹,直接推进世界减贫进程,为世界减贫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中国的减贫成就是中国对世界人权事业的重要贡献。在“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指导下,中国以保障贫困人口的生存权和发展权为主旨,通过连续多年的扶贫开发,贫困地区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水平大幅提升,人民群众的生活明显改善。尤其是自大力推进精准扶贫以来,在实现公民基本生存权的基础上,政府通过产业扶贫、生态扶贫、教育扶贫和健康扶贫等方式,采取超常规的扶贫力度和更精准的扶贫举措帮助贫困人口实现发展的权利。同时,在全面消除绝对贫困进程中,围绕“两不愁三保障”的扶贫标准特别注重维护弱势群体的权利,将贫困老年人、残疾人、妇女、儿童、少数民族等作为重点对象予以保障,不断提高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脱贫攻坚的成效一方面是中国共产党一切为了人民宗旨的集中体现,另一方面也是中国人权事业进步最显著的标志,体现了中国对世界人权事业的切实贡献。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其减贫经验也为其他发展中国家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大国,能够实现经济增长与贫困减少同步,能够让贫困人口共享经济发展成果,这本身就为其他发展中国家提供了减贫样板。在世界各国的扶贫实践中,普遍面临的一个难题就是扶贫“最后一公里”的问题,也就是随着扶贫行动推进贫困人数逐步减少,最后较小规模的贫困人口的脱贫难度显著增加,以致于绝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包括很多发达国家也未能解决这个难题。而中国的精准扶贫正是瞄准扶贫路上最后一公里的贫困人口,重点攻克深度贫困地区贫困堡垒,动员全社会力量集中消除绝对贫困,确保全面实现小康路上一个都不掉队,这为其他发展中国家消除贫困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中国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人权理念,不断推进本国人权事业发展,并积极参与全球人权治理,为世界人权事业发展作出重要贡献,多国专家学者给予高度评价。斯里兰卡共产党总书记维拉辛哈表示,中国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中国政府重视人民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这在脱贫攻坚和抗击新冠疫情中得到充分体现。中国推进本国人权事业发展,也为世界人权事业发展作出贡献。巴基斯坦伊斯兰堡国际事务委员会负责人赛义德·乔杜里认为,中国在推进本国人权事业发展的同时,还积极参与全球人权治理,为世界人权事业发展作出了中国贡献、提供了中国方案。约旦中国问题专家、作家萨米尔·艾哈迈德认为,中国在短时间内消除了绝对贫困,这是中国为人民提供的最好的人权保障。中国在人权事业发展方面积累的成功、独特和宝贵经验可以为世界其他国家提供借鉴。巴勒斯坦人权问题专家伊斯兰·阿亚迪说,中国在关心、尊重和保障人权上取得的成就有目共睹,不是少数国家可以歪曲抹黑的。相信中国将履行承诺,为推动建设更加公平公正合理包容的全球人权治理体系、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新的贡献。肯尼亚国际问题专家卡文斯·阿德希尔说,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巨大成就,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中国推进人权法治保障,人民的权利得到尊重和重视,人权事业不断发展。波黑政治评论家埃尔明·查特加说,中国人权事业发展取得的伟大成就有目共睹。中国取得脱贫攻坚战的全面胜利,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是了不起的人权成就,也是对世界的重要贡献。古巴国际政治研究中心研究员何塞·路易斯·罗瓦伊纳认为,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始终坚持人民至上,推动减贫、教育、卫生、环保等领域取得长足发展。中国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幸福感和获得感明显提升。中国走出了一条适合本国国情的人权发展道路,在推动人权事业发展过程中取得了重要成就。中国的脱贫攻坚脱贫壮举,为世界注入源源不断的减贫动能,展现出负责任大国担当。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中国将一如既往,同世界各国一道,为共建一个没有贫困、共同发展的人类命运共同体而不懈奋斗,为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不断作出新的更大贡献。2022年6月24日,习近平在全球发展高层对话会上的讲话中强调,发展是人类社会的永恒主题。当前,新冠肺炎疫情吞噬全球多年发展成果,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落实进程受阻,南北鸿沟继续拉大,粮食、能源安全出现危机。这是一个充满挑战的时代,也是一个充满希望的时代。我们要认清世界发展大势,坚定信心,起而行之,拧成一股绳,铆足一股劲,推动全球发展,共创普惠平衡、协调包容、合作共赢、共同繁荣的发展格局。我们要共同凝聚促进发展的国际共识。只有各国人民都过上好日子,繁荣才能持久,安全才有保障,人权才有基础。  我们要共同构建全球发展伙伴关系。合作才能办成大事,办成好事,办成长久之事。发达国家要履行义务,发展中国家要深化合作,南北双方要相向而行,共建团结、平等、均衡、普惠的全球发展伙伴关系,不让任何一个国家、任何一个人掉队。中国将同各方携手推进重点领域合作,动员发展资源,深化全球减贫脱贫合作,为各国发展注入新动力。

三、中国在减贫过程中,尽显一个负责任大国的担当,为整个国际社会带来了希望,为世界可持续发展作出重大贡献,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中国力量与中国智慧

消除贫困是人类共同使命。今天的世界,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然普遍存在,南北发展差距依然巨大,贫困和饥饿依然严重。贫困及其衍生出来的饥饿、疾病、社会冲突等一系列难题依然困扰着许多发展中国家。消除贫困、改善民生、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也是中国共产党的重要使命。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始终把让人民过上好日子作为奋斗目标,为此进行了长期艰苦卓绝的努力。推动建立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减贫交流合作关系,是消除贫困的重要保障,也是中国对外开放大局的重要组成部分。维护和发展开放型世界经济,推动建设公平公正、包容有序的国际经济金融体系,为发展中国家发展营造良好外部环境,是消除贫困的重要条件。中国提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筹建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设立丝路基金,就是要支持发展中国家开展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建设,帮助他们增强自身发展能力,更好融入全球供应链、产业链、价值链,为国际减贫事业注入新活力。中国一直是全球减贫事业的积极倡导者和有力推动者,不仅致力于自身消除贫困,还积极支持和帮助广大发展中国家特别是最不发达国家消除贫困。

中国在消除贫困、改善民生、实现共同富裕方面的一系列重大举措,充分反映了中国共产党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的政党,也是为人类进步事业而奋斗的政党,中国共产党始终把为人类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作为自己的使命,充分体现了中国人民与国际社会,携手消除贫困,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真诚和决心。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主席多次在国际场合介绍中国减贫理念和经验,倡导推动全球减贫进程,为人类减贫事业提供了中国答案、贡献了中国智慧。2020年12月14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向人类减贫经验国际论坛致贺信中指出,消除贫困是人类共同理想。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始终把让人民过上好日子作为奋斗目标,为此进行了长期艰苦卓绝的努力。2012年以来,中国在之前扶贫攻坚的基础上,全面打响脱贫攻坚战。经过8年持续努力,今年中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已经全部脱贫,贫困县已经全部摘帽,近1亿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为全球减贫事业作出重大贡献。中国将继续巩固和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扎实推进共同富裕,不断提升民生福祉水平。当前,疫情仍在全球肆虐,减贫事业面临严峻挑战。中国愿同世界各国一道,携手推进国际减贫进程,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希望论坛与会人士深化减贫经验交流,广泛凝聚共识,提振减贫信心,为加速全球减贫进程贡献智慧和力量。2013年3月23日,习近平在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做题为《顺应时代前进潮流 促进世界和平发展》的演讲中讲到,“这个世界,各国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程度空前加深,人类生活在同一个地球村里,生活在历史和现实交汇的同一个时空里,越来越成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世界长期发展不可能建立在一批国家越来越富裕而另一批国家却长期贫穷落后的基础之上。只有各国共同发展了,世界才能更好发展。”中国积极传播和分享减贫经验并推进减贫领域的国际合作。中国在实现自身减贫的同时,积极传播中国减贫经验并参与推进世界减贫事业。党的十八大以来,随着“一带一路”倡议以及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推动,中国立足自身的减贫经验,通过南南合作向其他发展中国家提供援助,支持和帮助广大发展中国家特别是最不发达国家消除贫困。为此,中国设立“南南合作援助基金”,支持发展中国家落实2015年后发展议程;向发展中国家提供“6个100”的项目支持,包括减贫项目、农业合作项目、促贸援助项目、生态保护和应对气候变化项目、医院和诊所、学校和职业培训中心;为发展中国家提供教育和培训等。中国与国际社会分享减贫经验最主要的特点是提供了与西方不同的发展知识和发展路径,丰富了全球减贫的知识和实践,不断推动发展中国家的减贫事业。2015年9月28日,习近平在第七十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时的讲话中讲到,“世界格局正处在一个加快演变的历史性进程之中。和平、发展、进步的阳光足以穿透战争、贫穷、落后的阴霾。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是全人类的共同价值,也是联合国的崇高目标。目标远未完成,我们仍须努力。当今世界,各国相互依存、休戚与共。我们要继承和弘扬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构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大家一起发展才是真发展,可持续发展才是好发展。要实现这一目标,就应该秉承开放精神,推进互帮互助、互惠互利。当今世界仍有8亿人生活在极端贫困之中,每年近600万孩子在5岁前夭折,近6000万儿童未能接受教育。中国人民的梦想同各国人民的梦想息息相通。中国人民圆梦必将给各国创造更多机遇,必将更好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中国将始终做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坚持走共同发展道路,继续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将自身发展经验和机遇同世界各国分享,欢迎各国搭乘中国发展“顺风车”,一起来实现共同发展。”

摆脱贫困是困扰全球发展和治理的突出难题。世界好,中国才能更好;中国好,世界才会更好。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力量。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显著缩小了世界贫困人口版图。中国立足本国国情,把握减贫规律,以坚定不移、顽强不屈的信念和意志与贫困作斗争,通过自身发展为人类反贫困作出贡献。改革开放以来,按照现行贫困标准计算,中国7.7亿农村贫困人口摆脱贫困;按照世界银行标准,中国减贫人口占同期全球减贫人口70%以上,提前10年实现《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减贫目标。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占世界近20%人口的14亿多中国人民踏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这是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大变革、大事件。在近年来世界贫困人口不降反增、全球减贫事业遭遇瓶颈的背景下,中国减贫取得的成就,为全球减贫事业作出重要贡献、注入信心和力量。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人类走向现代化探索了新路径。当今世界,仍面临着严峻的发展困境。中国共产党立足中国国情,把握经济社会发展规律,在中国大地上探寻适合自己的道路和方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走出了一条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这个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为各国发展提供了机遇。不断富裕起来的中国人民,不断发展进步的中国,为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注入了正能量,彰显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美好世界的中国力量。回望中国特色扶贫开发的壮阔历程,总结其中蕴含的宝贵经验和深刻启示,有利于我们坚定信心、振奋精神,继续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复兴路;有利于丰富人类反贫困理论、拓展人类反贫困实践,为世界上仍然处于贫困之中的人民追求富裕安康的生活贡献中国智慧、中国方案。

占世界人口近五分之一的中国全面消除绝对贫困,是“21世纪最伟大的世界故事之一”,成为全球反贫困事业的教科书。减贫是世界难题、千年难题。实践永不止步,理论创新永无止境。任何科学的理论“都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恩格斯指出:“每一个时代的理论思维,包括我们这个时代的理论思维,都是一种历史的产物,它在不同的时代具有完全不同的形式”。思想是行动的先导,理论是指路的明灯。任何事业都离不开理论的指导。理论来源于实践,理论的价值在于指导实践。实践出真知。大实践出大思想。马克思主义能不能在实践中发挥作用,关键在于能否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结合起来。新时代中国脱贫攻坚勇于推进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等,这是对创新精神的充分继承和发展。正是在这种创新精神引领下,我国脱贫攻坚取得全面胜利,在中华民族几千年历史上首次整体消除绝对贫困现象,创造了人类减贫史上的奇迹,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减贫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反贫困理论,中国不断吸收国际减贫经验,在不同的发展阶段不断丰富减贫认知,逐步形成了基于本国国情、富有理论创新的中国减贫学。作为全球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成功脱贫的世界意义还在于中国立足本国国情,把握减贫规律,出台一系列超常规政策举措,构建了一整套行之有效的政策体系、工作体系、制度体系,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减贫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反贫困理论。2021年2月28日,新华社国家高端智库面向全球发布中英文智库报告《中国减贫学——政治经济学视野下的中国减贫理论与实践》,解读中国特色反贫困理论。报告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的重要论述为主线,以中国脱贫攻坚全面胜利的伟大实践为学理基础,阐释了中国减贫学的丰富内涵,揭示了中国减贫学在我国脱贫攻坚中的理论逻辑和世界意义。报告认为,中国成功的减贫实践孕育产生了“中国减贫学”,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的一系列重要论述是思想基础和理论内核,包括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人民至上、坚持合力攻坚、坚持精准方略、坚持自立自强、坚持共享发展、坚持求真务实。当前,世界各国都在立足实际,探索适合本国国情的减贫道路。中国基于本国国情进行的大规模减贫实践和对减贫规律的理论探索,可以为其他国家和地区探索自己的减贫之道提供新的视角和有益的参考。2021年4月6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布《人类减贫的中国实践》白皮书。白皮书全面回顾100年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人民与贫困作斗争,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亲自指挥、亲自部署、亲自督战,汇聚全党全国全社会之力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波澜壮阔伟大历程,全景式反映中国减贫事业发展成就和世界贡献。白皮书说,占世界人口近五分之一的中国全面消除绝对贫困,提前10年实现《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减贫目标,不仅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大事件,也是人类减贫史乃至人类发展史上的大事件,为全球减贫事业发展和人类发展进步作出了重大贡献。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表示,精准扶贫方略是帮助贫困人口、实现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设定的宏伟目标的唯一途径,中国的经验可以为其他发展中国家提供有益借鉴。美国库恩基金会主席罗伯特·劳伦斯·库恩认为,中国减贫实践,是“21世纪最伟大的世界故事之一”。来自世界银行专家认为,中国减贫成为全球反贫困事业的教科书。新华社国家高端智库报告《中国减贫学——政治经济学视野下的中国减贫理论与实践》认为,中国成功的减贫实践已孕育产生了“中国减贫学”。中国减贫学旨在用政治经济学原理解释中国减贫实践。指导中国打赢脱贫攻坚战的中国领导人习近平的扶贫重要论述是中国减贫学的思想基础和理论内核。本报告在概述中国减贫,尤其是脱贫攻坚成绩的基础上,简述了中国精准减贫的实践操作方法,探索了中国减贫学的原理,并讨论了其世界意义。作为世界减贫理论的学习者、受益者和创新者,中国基于本国国情进行的大规模减贫实践和对减贫规律的理论探索,可以为其他国家和地区探索自己的减贫之道提供新的视角和有益的参考。

发展为了人民,这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根本立场,消除贫困、改善民生、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也是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宗旨。为什么中国能数十年如一日,持续不断、卓有成效地减贫,原因就是中国社会制度和体制中蕴藏着巨大的原动力,能够将公平和效率两大逻辑有机统一起来,实现经济发展和扶贫减贫的良性互动。这也是中国减贫学诞生的制度保障。中国减贫学是对中国减贫实践中的规律性认识的提炼和总结,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在减贫领域的新发展与新阐释。贯穿于其中的价值遵循,是立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扶贫济困思想。中国立足实践形成的减贫经验和减贫方案,以及广泛开展的国际扶贫交流、协作等,不仅是对国际减贫与发展理论的发展和创新,更体现了为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而不懈奋斗的“天下情怀”。这样的“天下情怀”,始终是中国推进世界减贫事业的重要价值遵循。立己达人、兼济天下。中国呼吁国际社会积极关注广大发展中国家民众的生存权和发展权,倡导共建一个没有贫困、共同发展的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超越意识形态、民族国家、政党的“全球观”,也为持续推进世界减贫事业递交了“中国方案”。作为世界减贫理论的学习者、受益者和创新者,中国基于自身减贫实践的经验总结和理论创见,正在回馈人类减贫事业,为其他国家和地区提供新的参考。中国减贫行动,也在与世界的交流互鉴中继续向前推进。消除绝对贫困、实现精准脱贫,并不意味着中国减贫实践的终止,而是朝着共同富裕目标稳步前行的新征程的开端。2021年2月,中国宣布消除绝对贫困。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致信习近平主席,表示“这一重大成就为实现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所描绘的更加美好和繁荣的世界作出了重要贡献”,“中国取得的非凡成就为整个国际社会带来了希望,提供了激励”。

在人类追求幸福的道路上,一个国家、一个民族都不能少,各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谁都无法阻挡。消除贫困是全球性难题。贫困及其伴生的饥饿、疾病、社会冲突等一系列难题,严重阻碍人类对美好生活的追求。消除贫困是人类梦寐以求的理想,人类发展史就是与贫困不懈斗争的历史。消除贫困是当今世界面临的全球性挑战,贫困是人类社会的顽疾,长期拖累世界经济健康发展。世界经济论坛创始人施瓦布在《第四次工业革命》一书中写道,“全球最富有的1%人口拥有的财富超过其余99%人口财富的总和,收入分配不平等、发展空间不平衡令人担忧。”发展失衡是西方传统经济理论始终未能解决的问题,新冠疫情、气候变化和新技术应用更拉大了贫富差距和南北发展鸿沟。新冠疫情严重冲击世界经济和全球治理,新的脆弱点、贫困带、动荡源不断出现。如何实现经济稳定复苏、应对可持续发展面临的新挑战?世界渴望富有远见的深刻思考。百年变局中,面对和平赤字、发展赤字、治理赤字的严峻挑战,人类怎样进步?世界如何发展?对拥有14亿多人口的中国来说,应对这一挑战尤其考验决心和能力。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不能少;共同富裕路上,一个不能掉队。”消除贫困、改善民生、实现共同富裕,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从“全面小康路上一个也不能少”,到“在人类追求幸福的道路上,一个国家、一个民族都不能少”,习近平总书记用最朴实的话语,诠释着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真义。“提升全球发展的公平性、有效性、包容性,努力不让任何一个国家掉队”“关注欠发达国家和地区,关爱贫困民众,让每一片土地都孕育希望”“各国一起发展才是真发展,大家共同富裕才是真富裕”……着眼全球共同发展,促进世界公平普惠,习近平总书记为人类进步擘画宏伟蓝图。国家主席习近平2021年4月20日上午在海南博鳌举行的博鳌亚洲论坛2021年年会开幕式上以视频方式发表主旨演讲强调,到2030年,共建“一带一路”有望帮助全球760万人摆脱极端贫困、3200万人摆脱中度贫困。我们将本着开放包容精神,同愿意参与的各相关方共同努力,把“一带一路”建成“减贫之路”、“增长之路”,为人类走向共同繁荣作出积极贡献。

立己达人,兼善天下。共同富裕,天下大同。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中国经济在高质量发展之路上不断迈进,为全球发展和人类进步作出显著贡献,备受各国瞩目。“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习近平经济思想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倡导共建美好世界,在全球发展的时代考卷上,写下“以人民为中心”的中国答案。让人民更幸福,让世界更美好。习近平经济思想基于中国国情,从经济哲学的高度,把人类现实生活基本需求与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有机统一起来,极大丰富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内涵,其所蕴含的治理智慧具有全球启示性,闪耀民本光芒、体现发展智慧,显著拓展了人类对于经济规律的认知,深刻启示了各国经济治理实践,其世界性贡献将日益彰显。“各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谁都无法阻挡。”在习近平经济思想引领下,一个东方大国胸怀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正以至公至诚至真的理念与行动,携手各国共创更加繁荣美好的未来。习近平经济思想成为让世界更美好的经济学,成为为人类谋进步为世界谋大同的经济学,为世界走出发展困境贡献真理力量。在习近平经济思想指引下,中国立足自身谋发展,放眼世界促共赢,以立己达人的胸怀和智慧回答时代之问。共担全球发展责任,共享全球发展智慧,共迎全球发展挑战,中国正与世界携手并肩、团结合作,不断书写人类命运与共的华彩篇章。着眼于在全球更大范围整合经济要素和发展资源,以共同繁荣、共建共享、命运与共为鲜明特色,为世界走出发展困境贡献真理力量。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西方资本主义“以资为本”价值取向的根本区别。如今,习近平经济思想所蕴含的智慧,正转化为共建共享的生动实践,为加强全球治理、推动世界发展开辟了崭新境界。当前,新冠疫情仍在全球肆虐,全球经济复苏缓慢艰难,不少国家经济社会受到疫情冲击。未来,中国将继续与沿线国家和地区探索共建高质量“一带一路”框架下的减贫新机制、新模式和新路径,为人类社会消除贫困贡献更大力量。联合国前秘书长潘基文评价说,“在人类通往消除贫困的道路上,中国的作用不可或缺。”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2021年4月6日发布的《人类减贫的中国实践》白皮书指出,中国与有关国家和地区组织合作开展国际减贫培训,2012年以来,共举办130余期国际减贫培训班,来自116个国家(组织)的官员参加培训。由此可见,中国为世界贫困人口的脱贫和福祉建设上发挥着重要作用。面对消除贫困这一全球治理的难题,中国在实现自身减贫的同时,从来不吝于为国际减贫合作贡献力量,努力让各国人民共享发展成果。在亚洲地区,中国与东盟国家共同开展乡村减贫推进计划,在老挝、柬埔寨、缅甸乡村基层社区实施东亚减贫示范合作技术援助项目;在非洲地区,中国为非洲国家援建水利基础设施,打造农业合作示范区,推进实施中非菌草技术合作等项目;在南太平洋地区,开展基础设施建设和农业医疗等技术合作援助项目;在拉美地区,援建农业技术示范中心,帮助受援国当地民众摆脱贫困。同时,中国设立“南南合作援助基金”,向发展中国家提供包括减贫项目在内的“6个100”项目支持,并致力于促进“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经济发展,帮助他们实现2030年议程减贫目标。中国实现脱贫目标,意味着占世界五分之一的人口彻底告别贫困,这本身就是对整个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一个重大贡献。更为重要的是,中国在致力于自身消除贫困的同时,始终积极开展南南合作,力所能及向其他发展中国家提供不附加任何政治条件的援助,支持和帮助广大发展中国家特别是最不发达国家消除贫困。在2015减贫与发展高层论坛的主旨演讲中,习总书记就列出了一组数据:“60多年来,中国共向166个国家和国际组织提供了近4000亿元人民币援助,派遣60多万援助人员,其中700多名中国好儿女为他国发展献出了宝贵生命。”历史证明,发展起来的中国大大增强了国际社会中的和平发展因素,是助推世界摆脱贫困、实现共同发展的重要力量。

脱贫攻坚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在贫困治理领域的成功实践。中国减贫实践表明,治国之道,富民为始;民之贫富,国之责任。中国减贫实践表明,发展是消除贫困最有效的办法、创造幸福生活最稳定的途径。中国脱贫攻坚的伟大实践,进一步印证和丰富了习近平经济思想。中国实践形成的减贫经验,已成为全球贫困治理和减贫合作的宝贵财富。习近平经济思想之所以是科学理论,从理论渊源来看,首先是因为它顺乎时代要求,反映现实需求,从社会主要矛盾出发,统筹需求与需要,构建起为人民谋幸福的经济学。它不仅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最新成果和指引中国经济未来发展的科学理论,而且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发展的一次“新飞跃”,极大地开拓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新境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开发的重要论述,提出的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作出的一系列新决策新部署,将我国扶贫开发理论和实践提升到新高度,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的创新发展,拓展了中国特色扶贫开发道路,日益彰显出巨大的理论价值、实践价值和时代价值,为破解世界减贫困境提供了新思路,对世界减贫进程作出了重大贡献,为世界减贫实践提供了丰富的可借鉴模式,为世界减贫事业注入新动力。

减少贫困是一个世界性难题,反贫困是人类共同的任务。让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摆脱贫困,更是一项前无古人的壮举。2020年,新冠疫情叠加气候灾害,全球极端贫困人口20多年来首次反弹。在此背景下,中国完成消除绝对贫困,提前10年实现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减贫目标,被世界银行誉为“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事件之一”,书写了人类发展史上的伟大奇迹。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称赞,中国脱贫攻坚取得的非凡成就为整个国际社会带来了希望,提供了激励;世界银行前行长金墉评价,中国的减贫成就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事件之一”;亚洲开发银行东亚局局长詹姆斯·林奇认为,中国推动全球脱贫进程,为世界可持续发展作出重大贡献。印度尼西亚智库亚洲创新研究中心主席、印尼东盟南洋基金会主席班邦·苏尔约诺说,“对于一个人口特别多、国土面积特别大的发展中国家来说,能够在有限时间里克服各种冲击、困难,如期完成消除绝对贫困的目标,归根结底还是因为拥有一个治理高效的政府。”“减贫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必经之路,中国消除绝对贫困为此奠定了基础。”马来西亚新亚洲战略研究中心理事长许庆琦说,促进社会公平正义、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习近平经济思想的重要内容。“中国创造更大经济和社会效益的行动,主要体现在为最贫穷者利益而行动的真诚政治意愿。”巴西中国问题研究中心主任罗尼·林斯说。“中国减贫成就对非洲、拉美和亚洲等地区有重要启示,”国际智库席勒研究所专家布莱克表示,“战争、饥荒和西方经济强权导致的灾难还在不少地区持续出现。中国没有空谈,而是通过实际行动证明了一条崭新路径。”近年来,来中国探访、“取经”的国际友人络绎不绝。特别是许多发展中国家的政要、学者及媒体人士,纷纷走进中国脱贫攻坚的一线,找寻中国脱贫的“密码”:中国为何能在这么短时间内实现几亿人脱贫?如何始终保持经济增长与减贫的同步推进?怎样才能确保脱贫之后不返贫?如果说,中国脱贫攻坚的胜利成果,为广大发展中国家描摹了一幅值得期待的发展图景,中国取得胜利的丰富经验,让这些国家更加清晰地看到前行的方向与路径。在渴望脱贫的国家和地区,中国推动的经济合作正让一些被遗忘的角落变为希望的田野。当前,实现全球减贫目标仍然任重道远。世界银行在每两年发表一次的关于贫困和共同繁荣的报告中说,2020年将新增880万至1150万人陷入极端贫困(定义为每日生活费不足1.9美元)。到2021年年底,新冠肺炎大流行可能导致高达1.5亿人陷入极端贫困,抹煞超过3年的扶贫进展。这将意味着2020年全世界人口的9.1%至9.4%将生活在极端贫困中,与2017年的比例9.2%大致相当,是极端贫困人口比例约20年来首次上升。报告说,如果不采取迅速和重大的政策行动,到2030年将极端贫困人口比例削减至3%的长期目标看起来无法实现。世界银行行长表示,新冠疫情导致全球在减贫方面倒退数年,有些国家甚至倒退十年。持续蔓延的新冠肺炎疫情给全球减贫进程带来新的难题。面对挑战,信心比黄金更重要,团结协作是战胜一切困难的最有力武器。

中国脱贫攻坚的重大创新,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在长期工作实践中对扶贫问题的深邃思考,体现出巨大的思想伟力,闪耀着理论的真理光芒力量和时代价值,正在并还将继续产生不可估量的世界影响。

四、甘肃波澜壮阔的脱贫攻坚历程,是全国脱贫攻坚的一个缩影,是广大陇原儿女矢志追求幸福美好生活创造的伟大奇迹,是甘肃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和划时代影响的伟大胜利

地处黄土、青藏和内蒙古三大高原交汇地带的甘肃,位于祖国西北内陆腹地,在司马光《资治通鉴》中有“天下富庶者无如陇右”的赞誉,在汉唐时期,陇原大地曾尽显繁华与富庶。然而到了晚清,由于气候变迁连年征战,曾几何时,陕甘总督左宗棠在奏章中记录的“陇中苦瘠甲于天下”的穷苦局面,成为以定西为代表的甘肃中部地区,干旱少雨,饱受缺水之苦的真实写照和历史见证。甘肃扶贫的艰难岁月、艰辛历程,艰苦历史,真是苦尽甘来,刻骨铭心。人们不会忘记,曾几何时,“剁开一粒黄土,半粒在喊渴,半粒在喊饿。” 甘肃省河西地区、定西地区和宁夏回族自治区西海固地区,合称“三西”,是改革开放初期全国集中连片最困难的地区之一。40多年前,联合国专家考察后留下令人绝望的评价:“这里不具备人类生存的基本条件。”人们不会忘记,1982年12月,中国启动实施“三西”农业建设,共涉及47个县(市、区)(1992年扩大到57个,其中包括甘肃省以定西为代表的中部地区20个县和河西地区19个县)。“三西”农业建设在中国扶贫开发历程中具有开创性、先导性、示范性意义,在改革单纯救济式扶贫为开发式扶贫、集中力量实施片区开发、易地搬迁扶贫、扶贫开发与生态建设相结合等方面进行了成功探索,对于从1986年开始在全国范围开展大规模、有计划、有组织的扶贫开发产生了深远影响。源于陇南市西和县创造性探索的以家庭为基本单元,以解决温饱和增加收入为目标,以发挥农户主观能动性为载体的“四个一”扶贫模式(人均1亩基本农田,户均1亩林果园、户均出售1头商品畜、户均输出1个劳动力)的扶贫开发模式从甘肃走向全国。多少年来,面对贫困,陇原儿女发扬“人一之、我十之,人十之、我百之”的坚韧不拔持续奋斗的甘肃精神,顽强拼搏,锐意进取,团结协作,战天斗地,与贫困抗争。荣获第二届全国十大扶贫状元第一名的韩正卿,时任甘肃省引大入秦工程建设指挥部指挥、省政协副主席,他30多年坚持在甘肃省农村工作,情系陇原,关心农民疾苦,为扶贫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就是甘肃人民与贫困长期作斗争的杰出代表之一。

山大沟深,自然条件严酷,交通不便,信息闭塞,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低,贫困面大,贫困程度深,致贫原因复杂,脱贫难度大是过去几十年对甘肃农村的描述和定位。1978年甘肃农民人均纯收入101元,贫困人口达1400多万,占农村人口的百分之75·16,农村文盲、半文盲人口高达760万,比重为百分之43,全省百分之70的县交通不便,农业生产力水平低下,商品经济几乎为零,全省范围内自然灾害频发,每年因受灾缺粮人口高达600-800万人。扶贫开发过程中,全省86个县市区,有58个县列入国家六盘山、秦巴山和藏区“三大片区”,还有17个省定“插花型”贫困县。2013年建档立卡初,全省有贫困县75个、贫困村6220个、贫困人口552万人,贫困人口规模居全国第8位,贫困发生率26.6%、居第2位。2017年,甘南州、临夏州和天祝县(两州一县)整体列入国家重点支持的“三区三州”范围,甘肃省还确定了18个深度贫困县、40个深度贫困乡镇、3720个深度贫困村,都是贫中之贫、坚中之坚。

过去几十年,甘肃几乎成了贫困的代名词。甘肃既是昔日贫困落后的穷地方,但又是一个气壮山河的美地方。习近平总书记在甘肃考察时的重要讲话中强调,甘肃自然风光优美,黄土高原、广袤草原、茫茫戈壁、洁白冰川构成了一幅雄浑壮丽的画卷,宛若一柄玉如意。进入新时代,脱贫攻坚和生态环保成为甘肃两大底线性任务。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先后三次面对面指导。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甘肃是全国脱贫攻坚任务最重的省份”“甘肃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是一场硬仗”“甘肃长期都在同贫困做斗争”“我国区域性扶贫开发的实践就源于甘肃”的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为全省广大干部群众提供了根本行动指南和强大精神动力。

人们不会忘记,2013年2月3日,总书记来到定西市渭源县田家河乡元古堆村81岁的困难老党员马岗家里中,手拉着手唠家常,总书记特意端起一瓢水细细品尝时紧锁眉头的感人场景,至今难以忘怀,留下了“咱们一块努力,把日子越过越红火”的殷殷嘱托,记忆犹新。

人们不会忘记,总书记在临夏回族自治州东乡族自治县布楞沟村坎坎坷坷的村道,浮土没过脚面,一路走来,鞋上、裤腿上沾满了尘土,体恤群众疾苦,叮嘱“要把水引来,把路修通,把新农村建设好”的感人场景,至今难以忘怀。

人们不会忘记,2019年8月21日上午,习近平总书记在武威市古浪县黄花滩生态移民区富民新村村民李应川家,同李应川一家拉家常,查看吃水等情况的情景,让人们感到无比亲切。

面对脱贫任务全国最重的特殊省情,全省上下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的重要论述和习近平总书记对甘肃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甘肃省委省政府站在对历史、对人民负责的高度,带领广大干部群众以贫困不除誓不罢休的豪情壮志,以不获全胜决不收兵的坚定意志,坚持把打赢脱贫攻坚战作为首要政治任务,面对任务最重、难度最大的脱贫硬仗,以贫困不除、誓不罢休的豪情壮志,以不获全胜、决不收兵的坚定意志,尽锐出战、敢死拼命,举全省之力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打了一场声势浩大、惊天动地的脱贫攻坚战役,历史性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全省上下坚持把主要精力放在扶贫开发上,聚焦目标标准,贯彻精准方略,组织实施“一户一策”脱贫计划,着力构建富民产业体系,为贫困地区发展和贫困群众脱贫提供了有力支撑。各级层层签订“责任书”、立下“军令状”,领导干部身先士卒、率先垂范,带动形成了广泛参与、尽锐出战的攻坚态势。36万名帮扶责任人、7.45万名驻村帮扶人员奔赴扶贫一线,把汗水洒遍千山万水,把心血倾注千家万户,立下了汗马功劳。在打赢脱贫攻坚战中,各支扶贫力量义无反顾奋战在扶贫一线,千里陇原的山山水水,处处留下了牵手帮扶的动人场景,深深镌刻着聚力攻坚的奋斗足迹,精彩书写了伟大减贫事业的甘肃篇章,谱写了一曲曲荡气回肠的英雄赞歌,涌现出“全国脱贫攻坚楷模”张小娟、“时代楷模”邱军、柴生芳等一大批先进模范和典型。东部扶贫协作省市和中央定点帮扶单位同陇原儿女并肩作战,社会各界与甘肃人民携手攻坚,从各方面给予鼎力相助。经过艰苦卓绝的奋战,甘肃夺取了脱贫攻坚战的全面胜利,撕下了“苦瘠甲于天下”的历史标签,“两不愁三保障”和饮水安全目标任务全面完成,75个贫困县全部摘帽,7262个贫困村全部退出,552万农村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历史性地告别了困扰甘肃千百年的绝对贫困问题。农业生产条件极大改善,农村面貌发生巨大变化,在我国减贫史上留下了厚重的甘肃印迹。经过艰苦卓绝的顽强奋战,人民群众生活条件发生翻天覆地变化,脱贫地区发展基础得到前所未有改善,乡村整体面貌焕然一新;特色富民产业形成遍地开花态势,群众持续增收能力大幅提升;脱贫群众迸发出自立自强干劲,迈向幸福美好新生活的斗志更加昂扬;党群干群关系呈现出鱼水情深局面,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更加牢固。

甘肃省脱贫攻坚取得全面胜利,甘肃与全国一道进入全面小康社会,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的结果,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习近平总书记对甘肃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指引的结果,是中央和国家各部委、各单位以及东部对口省市全力支持帮助的结果,更是全省上下凝心聚力、攻坚克难、顽强拼搏的结果。甘肃摆脱贫困的艰辛历程是全国脱贫攻坚的一个生动缩影,甘肃脱贫攻坚的艰辛奋斗是全国脱贫攻坚的一个历史印证。甘肃探索脱贫攻坚实践的点点滴滴,也是波澜壮阔的脱贫攻坚时代画卷的缩影。甘肃脱贫攻坚取得的历史性成就,是总结经验,立足现实,深刻学习领会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坚持不懈用党的创新理论最新成果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的最现实最生动最鲜活典型的实践结晶。甘肃脱贫攻坚的全面胜利,主要得益于“五个前所未有”:一是全党上下重视程度前所未有;二是对扶贫的精准识别、精准施策前所未有;三是出台的政策之系统、措施之完备前所未有;四是动员的资源之多、投入的力度之大前所未有;五是减贫的速度之快、成色之好前所未有。脱贫攻坚,给甘肃省贫困地区带来了历史性变化,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既帮助贫困群众甩掉了贫困帽子,过上了更好生活,也转变了思想观念,激发了致富信心和内生动力;既改善了贫困村面貌,也极大增强了发展后劲,打牢了产业振兴的基础;既使各级干部受到了洗礼和锤炼,也进一步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使基层组织的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社会号召力得到明显增强。甘肃脱贫攻坚的奋斗实践给促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有许多深刻启示。一是只有深刻领悟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乡村振兴的重要论述,才能在促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中行稳致远。二是必须增强风险意识,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上决不能出问题,一定要确保不出现规模性返贫。三是甘肃是全国脱贫攻坚任务最重的省份,巩固拓展脱贫成果任务依然十分艰巨,任重道远。四是脱贫攻坚的成果是历尽千辛万苦得来的,必须巩固住、拓展好,要确保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就必须弘扬脱贫攻坚精神,激发群众的内生动力。五是必须以优良作风带领人民群众不懈奋斗,自觉同群众一块儿奋斗,在服务群众、为群众谋利益的具体实践中带领群众前进。甘肃脱贫攻坚的生动实践,是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全面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把“两个确立”的政治共识转化为“两个维护”的实际行动的有力见证。甘肃作为中国反贫困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脱贫攻坚的历史性成就,为中国和世界反贫困实践做出了卓越贡献。

中国共产党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和使命,具体体现在一个个真实的故事中。2019年8月21日上午,习近平总书记在武威市古浪县黄花滩生态移民区富民新村村民李应川家,同李应川一家拉家常时讲到,共产党就是为人民服务的,就是为老百姓办事的,让老百姓生活更幸福就是共产党的事业。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是我们党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脱贫攻坚是伟大征程,是时代画卷,是迈步新时期,奋进新时代的壮丽史诗。陇原大地,从来不缺史诗般的故事和感人至深的英雄事迹。甘肃脱贫攻坚取得的历史性成就,是总结经验,观照现实,深刻学习领会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坚持不懈用党的创新理论最新成果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的最现实生动最鲜活的实践结晶。脱贫攻坚让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显著增强,鲜活生动展现人民群众一张张灿烂笑脸、一幅幅动人画面、一个个暖心故事,像一个个跳跃的音符,汇聚成一首首社会和谐的动人交响曲。“努力才能改变,努力就能改变”这样的励志标语,不仅刻在了脱贫村的墙上,也深深刻在了脱贫群众的心坎上!

三区三州是随着脱贫攻坚应运而生的一个新名词,是国家层面的深度贫困地区,是国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难啃的"硬骨头" 。“三区”是指:西藏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南疆四地州和四川省、云南省、甘肃省、青海省涉藏州县。“三州”是指: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和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全国脱贫看甘肃、甘肃脱贫看东乡”,临夏州东乡族自治县是甘肃省58个集中连片特困片区县和23个深度贫困县之一,是全州、全省乃至全国的“贫中之贫、困中之困、坚中之坚”,“水比油贵” “人背畜驮”“摔死麻雀渴死蛇”形容这里陡坡和干旱缺水,东乡半个县冬季断水。脱贫攻坚让家家户户吃上了干净的自来水,彻底解决了千百年来困扰东乡群众吃水难问题。昔日连县城都很少去过的妇女,如今走出大山,带着自己的刺绣产品,登上中国国际时装周,走向国际舞台。东乡县大树乡南阳洼村66岁的马一狄里说“我是一个脱贫户,以前我们一家人饭吃不饱,喝不上水,到县城来回需要一天。如今,自来水拉通了,路修好了,不愁吃不愁穿,感谢总书记,感谢共产党。我现在牛也养上了,羊也养上了,我要靠自己的双手创造幸福生活。陇南市西和县大桥镇韩河村残疾老人符仲贤靠易地搬迁住进了宽敞明亮的楼房里,看见抽水马桶时热泪盈眶说:“这东西我以前电视上看到过,从没见过实物,更没碰过,做梦都想不到我老汉还能用上它,还是共产党好啊……”洛峪镇段家村全村过去无产业、无自来水、无硬化路,是出了名的“三无”穷村。如今走进段家村,道路整洁,绿树成荫,鸟语花香,家家户户白墙蓝瓦、鳞次栉比,田野辣椒一望无际,茁壮成长。提起段家村翻天覆地的变化,村党支部书记冯玮说,十年前的段家村吃水靠河边挖个坑,人们称渗沙水,家家户户用扁担挑这渗沙水吃。稍远一点的山里人往往人畜共饮一泉水,泉边周围牲畜粪便常常渗入泉水习以为常。如今自来水进村入户,有些人家还接进了厨房。全村许多人家用上了洗澡间,人人用水不发愁,扁担成了收藏品。十年前段家村的路,每逢雨季,污泥浊水横流,春天冻土消融,泥浆烂泥路难行。如今户户硬化路到了家门口,多年不见的雨鞋成了稀罕物!过去手电筒是家家的必备物品,如今太阳能路灯照的全村一灿明。为了表达对党的感恩之情,冯玮把他的微信名改成了“不忘初心”。两当县鱼池乡乔河村76岁的原村党支部书记曹进学老人激动地说“习近平总书记把我们老百姓都像他的亲人一样对待,处处为我们着想,村庄环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住房不愁,吃饭、看病、上学都不愁,我们的日子像蜜一样甜!”。礼县农民蔺兑清说,“党的政策好,正赶上脱贫攻坚,精准扶贫,县上,乡上来了好多人,给家里盖房子、水泥硬化院子、大门口的路面,拉上了自来水,盖牛圈、猪圈,连厕所都给贴上了瓷砖。这个时代太好了,感谢习近平总书记,感谢党的好政策。自己害病政府掏钱,我们过上了神仙一样的好生活”。平凉市崆峒区大秦乡梁东村76岁老党支部书记马正喜说,现在水通了,路好了,房屋都翻新了!感谢习近平总书记,感谢英明的党中央! 梁西村三社51岁的脱贫监测户苏永红说,以前养二三头牛,现在养了八头牛;看病有报销,生活有保障,吃穿都不愁,都是党的政策好,以后的好日子要靠我们自己去努力!定西市渭源县莲峰镇菜子坡村低保贫困户侯尚明说,帮扶政策太好了!共产党的干部把我们当亲戚一样照看着呢。通渭县农民何志诚说 “眼看着前些年缺吃少穿没钱花的农民兄弟,今日有房有车有产业,我会心地笑了,是感恩地笑了。国家现在强大,打赢了这场史无前例的脱贫攻坚人民战争,这是多么伟大的创举!”正是这一个个数不胜数的生动精彩故事,构成了一部波澜壮阔、气壮山河的陇原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壮丽画卷。甘肃省庆阳市合水县太白镇葫芦河村90岁的老党员葛富银说,习近平总书记最关心困难群众,始终把困难农民放在第一位,不让农民住危房,历朝历代都没有。庆阳市西峰区肖金镇杨咀村患有重大疾病的贫困户脱小平激动的说,是习近平总书记扶贫好政策救了我的生命,让我有了今天的新生活。庆阳市华池县柔远镇刘沟村贫困户王奋元说,我们现在生活的绿水青山都是共产党带给我们的,没有党的好政策,就没有我今天的好生活。

千年梦想,梦圆今朝,脱贫攻坚,感动山河。陇原大地今昔之变历历在目,刻骨铭心,乡村振兴前景美好,催人奋进。甘肃脱贫攻坚的历程艰辛,成就来之不易,经验弥足珍贵。脱贫攻坚让甘肃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脱贫地区经济社会整体面貌发生历史性巨变,脱贫群众精神风貌焕然一新,党群干群关系明显改善,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更加牢固。铁的事实证明了中国共产党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政治优势,铁的事实极大增强了人们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甘肃脱贫攻坚的历程艰辛,成就来之不易,经验弥足珍贵。甘肃省陇南市是全国唯一的电商扶贫示范市,从2013年以来,始终把电商作为发展的突破点,牢固树立了抓电商就是抓脱贫、抓产业、抓经济、抓发展的理念,建立了一套组织推动新体系、培育了一批市场经营新主体,开辟了一条农产品销售新路径,探索了一种电商带贫新机制,走出了西部贫困地区利用电商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发展的新路子。国务院新闻办公室2021年4月6日发布《人类减贫的中国实践》白皮书,全景式反映了中国减贫事业的发展。在白皮书第三章第三节“区分类别、靶向施策,解决‘怎么扶’的问题”中写道:甘肃省陇南市在电商扶贫方面走在全国前列,截至2020年,全市共开办网店1.4万家,累计销售220多亿元,带动50万贫困群众实现增收,电商扶贫对贫困户人均贡献额从2015年的430元增长到2020年的930元。甘肃省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这一底线任务,切实解决农民群众“急难愁盼”的现实问题; 八步沙“六老汉”三代人治沙造林群体成为时代楷模。一度伤痕累累的祁连山恢复昔日的宁静、和谐、美丽;甘南藏族自治州打造 “五无甘南”,以人居环境小切口推动生态宜居美丽文明小康村建设;陇南市康县十年磨一剑,久久为功推动美丽乡村建设,创造了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统筹推进的新路径,实现了美丽乡村全覆盖,用辛劳和汗水书写了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壮美答卷;临夏州东乡县网格化落实措施持续健全防止返贫动态监测机制;张掖市临泽县“晒”被子晒暖留守老人心晒出新风尚等一大批高站位、广视角、有深度、有创新、可借鉴的好经验、好做法、好典型走向全国;“一带一路”美丽乡村联盟论坛永久会址确定在陇南市康县,并在陇南市、康县成功举办首届论坛,让外面的世界进一步了解了昔日山大沟深、贫困落后的康县,如今是历史巨变,山清水秀,绿水青山。

回望波澜壮阔的脱贫攻坚历程,甘肃人民为彻底解决困扰甘肃千百年的绝对贫困问题深感欣慰,为同全国一道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倍感振奋。这是广大陇原儿女矢志追求幸福美好生活创造的伟大奇迹,也是甘肃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和划时代影响的伟大胜利!

脱贫攻坚战全面胜利后,甘肃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甘肃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大力弘扬伟大脱贫攻坚精神,引导各级各方面增强历史自觉、坚定历史自信、把握历史主动,认真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防止返贫和帮扶工作的重要论述,切实把思想行动统一到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要求和党中央决策部署上来,汇聚起加快建设幸福美好新甘肃、不断开创富民兴陇新局面的磅礴力量。2021年以来,甘肃省坚持以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牵引带动“三农”工作,着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扎实开展乡村建设,农业特色产业蓬勃发展,农民增收渠道更加稳定,陇原乡村焕发出勃勃生机。把促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作为重大政治任务,把促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摆在重要位置,全力担好肩负的政治责任、领导责任和工作责任,增强做好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致贫这条底线,总结运用宝贵经验,弘扬脱贫攻坚精神,乘势而上,接续奋斗,不断激发群众内生动力,扎实推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脱贫成果巩固拓展,认真落实“四个不摘”,有效衔接政策体系和工作机制,健全完善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对监测对象全部落实帮扶措施。激发内生动力,引导脱贫群众进一步转变思想观念,从“我要脱贫”向“我要振兴”转变。接续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继续勾画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的美好图景。

实现共同富裕是陇原儿女的热切期盼,也是全省上下孜孜以求的奋斗目标。甘肃省把广大农村作为重点地区,把发展富民产业作为主攻方向,把城乡融合发展作为重要路径,统筹“富口袋”与“富脑袋”,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着力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稳步提升群众收入水平,不断改善城乡人居条件,推动共同富裕取得实质性进展。甘肃省委省政府全心全意解民忧、纾民困、暖民心,努力使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为切实解决农民群众急难愁盼,让脱贫基础更加稳固成效更可持续,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紧盯脱贫不稳定户、边缘易致贫户以及因灾因病因意外事故等导致基本生活出现严重困难户,网格化开展动态监测和精准帮扶,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底线,在全省组织开展农村留守老人妇女儿童和特困群众关爱服务行动及乡村振兴“岗位大练兵、业务大比武”活动,把党史学习教育成果转化为推进乡村振兴的生动实践,用心用情用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结合目标任务、具体实际和行业特色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坚持学有所用,学以致用,教育引导党员干部与为民办实事相结合,统筹推进党史学习教育和乡村振兴,组织动员广大基层干部群众立足本职岗位做贡献,将党史学习教育成果转化为推进乡村振兴的工作实效,既深化了理论学习,也增强了广大干部群众学党史、感党恩、跟党走的信心决心。加强顶层设计,针对农村突出问题、回应群众强烈期盼;健全落实防止返贫监测帮扶机制,对易返贫致贫人口早发现早干预早帮扶;从小事做起、从群众身边事做起、从能做的事做起;鼓励基层首创,鼓励各地采取多种形式,典型示范带动,建立长效机制,成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的创新之举,抓住了乡村振兴的短板弱项,切中要害,固强补弱,具体地、务实管用地解决当前农村中存在的问题。服务导向明,帮扶内容实,百姓受益多,直面乡村振兴需要解决的难题,很好地践行了我为群众办实事、党的温暖惠万家的为民情怀;不仅增强了基层党组织政治力、执行力、组织力、战斗力、凝聚力,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提供坚强的基层基础保证,更重要的是进一步提升了基层干部工作能力水平,增强了困难群众的安全感、幸福感、获得感,更好地激发了群众的内生动力,让广大人民群众看到了振兴乡村、富民兴陇的美好前景。成为把党史学习教育同推动实际工作、“我为群众办实事”结合起来的有效实践载体,成为推动党史学习教育活动持续扎实开展,抓党建促乡村振兴的务实举措,成为提升乡村治理能力的有效切口,成为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的桥梁纽带,成为一项见人见事、见思想、见精神、见行动的小切口、大民生的务实举措;成为学懂弄通做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激发干部群众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情感,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优越性,展现共产党好,新时代好,展现新时代新气象新风貌新作为的生动实践。

农民群众对更高品质生活充满期待。甘肃省农业比重大、农村人口多,现代化建设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依然在农村。甘肃省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重中之重,加快“三农”工作重心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转移,不断深化农业农村改革,统筹推动“五个振兴”,努力促进农业高质高效、农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甘肃省委省政府旗帜鲜明提出任何时候都要把广大农民装在心中,扎实推动城乡融合发展、均衡发展,集中更多要素和资源,推进乡村建设,实现乡村振兴,让农村更美丽,让农民更幸福!在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关键节点、喜迎党的二十大的历史时刻,2022年5月2日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甘肃省第十四次代表大会,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甘肃重要指示要求,动员全省上下弘扬伟大建党精神,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开拓进取、砥砺前行,继往开来奋进伟大新时代,富民兴陇谱写发展新篇章,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幸福美好新甘肃而努力奋斗。对坚定不移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扎实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做出新的战略部署,坚决扛牢保障粮食安全政治责任。严格落实粮食安全和耕地保护党政同责,压实粮食安全属地责任,确保耕地面积不减、粮播面积不减、粮食产量不减。坚持藏粮于地,加强农田水利和高标准农田建设,加大中低产田改造力度,加快发展高效节水灌溉,提高稳产增产能力。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和结构管控制度,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基本农田“非粮化”。坚持藏粮于技,加快农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推动先进适用设施装备研发应用,提升农业科技化、机械化、智能化水平。全力促进种业振兴,加强种质资源收集、保护和利用,建设良种联合攻关体,完善商业化育种体系,强化生物育种制种,支持优势地区打造全国一流良种繁育基地。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把增加脱贫群众收入作为根本措施,把促进脱贫县加快发展作为主攻方向,不断缩小收入差距、发展差距。继续落实“四个不摘”要求,加强动态监测和帮扶,及时消除返贫致贫风险。壮大农村集体经济,强化易地搬迁后续扶持,加强受灾群众帮扶,防止出现新的贫困。激发群众内生动力,鼓励脱贫群众用勤劳双手增收致富,让脱贫群众生活更上一层楼。全力推动农业高效发展。坚持质量兴农、绿色兴农,完善农业发展体制机制,大力培育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经营主体,优化农业组织形式,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打好特色优势牌,推动适度规模经营,提高农业综合效益。进一步优化农业区域布局,建设一批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园区,大力发展现代寒旱特色农业,壮大黄土高原区旱作高效农业、河西走廊戈壁节水生态农业、黄河上游特色种养业、陇东南山地特色农业。坚持用工业思维发展现代农业,以养殖业牵引农业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以农产品精深加工业和食品工业带动特色产业价值链提升,培育形成一批具有甘肃特点和市场影响力的农业品牌,推动特色农业大省加速向特色农业强省转变。深入实施乡村建设行动。遵循乡村建设规律,优化村庄分类标准和布局,科学编制实用性村庄规划。加强传统村落、特色民居和历史文化名村名镇保护,传承文脉,留住乡愁。完善基础设施,加强基本公共服务,深化乡村治理和人居环境整治,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建设幸福优美陇原新乡村。

五、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乡村兴则国家兴,乡村衰则国家衰。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写入党章,成为全党的共同意志,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必然选择

脱贫攻坚战的全面胜利,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在团结带领人民创造美好生活、实现共同富裕的道路上迈出了坚实的一大步。但是也必须看到,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缩小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和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仍然任重道远。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促进共同富裕,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农村共同富裕工作要抓紧。我们没有任何理由骄傲自满、松劲歇脚,要在新起点上接续奋斗,推动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产业化,盘活农村资产,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使更多农村居民勤劳致富,让低收入人口和欠发达地区共享发展成果,在现代化进程中不掉队、赶上来。

马克思在《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中指出,“生产将以所有的人富裕为目的”。恩格斯在《反杜林论》强调,“社会主义不仅要使人们实现温饱的目标,更要使人民过上能够全面发展的美好生活”。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日起,就坚持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作为初心使命,团结带领中国人民为创造自己的美好生活进行了长期艰辛奋斗。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民就是江山,共产党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为的是让人民过上好日子。党的一切工作都是为老百姓利益着想,让老百姓幸福就是党的事业。这是中国共产党性质宗旨的生动写照,也是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三农”工作领域的具体体现。只有这样,我们党才能长期执政,国家才能长治久安,老百姓才能生活更加幸福。共产党说到就要做到,也一定能够做到。

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推动实现共同富裕,不仅关乎经济发展与社会稳定,更关乎中国共产党长期安全执政。共同富裕彰显中国共产党人的科学认知与价值追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现共同富裕不仅是经济问题,而且是关系党的执政基础的重大政治问题。”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对于共同富裕的理解,有着深刻的理论支撑,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也有着深沉的现实思考。能否实现共同富裕,事关经济社会能否健康良性可持续发展,事关中国共产党长期安全执政的群众基础,事关社会主义国家性质和政权性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必须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作出更有效的制度安排,使全体人民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绝不能出现“富者累巨万,而贫者食糟糠”的现象。

共同富裕体现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与人民立场。按照马克思主义关于未来社会的设想,共产主义社会是客观必然性与历史主动性相互作用的结果,生产力高度发展,物质产品极大丰富,精神生活普遍富有,人人各尽所能、各取所需、各得其所,每个人都能够充分地享受到丰裕富足的物质和文化条件。马克思、恩格斯指出,“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未来社会“生产将以所有的人富裕为目的”。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无产阶级政党领导下的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事业,自始至终用“共同富裕”来向人民群众宣示未来奋斗目标的重要特征。

共同富裕体现对新时代历史方位与历史使命的准确把握。在马克思主义的伟大理想与中国古代社会的美好理想的启发、驱动下,中国共产党人对于共同富裕这个奋斗目标始终高度重视并经常加以强调。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将共同富裕从理论和实践上推进到了新的更高的境地。以马克思主义为科学指导的共同富裕,是动态的而非静态的,是辩证的而非绝对的,是实事求是的而非形而上学的。因此,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说的共同富裕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人民群众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富裕,不是少数人的富裕,也不是整齐划一的平均主义”。那种将共同富裕等同于整齐划一的平均主义的看法,既忽视了历史上出现过的深刻教训,也忽视了共同富裕的丰富内涵,是不科学的。在中国推进共同富裕必须依靠政策的力量、制度的力量和人民的力量。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集中力量推进脱贫攻坚,使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这就是以政治力量、制度力量和人民力量促进共同富裕的伟大生动实践。从进一步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高度来思考,推进共同富裕,既要强化政府作用,又不能忽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既要发挥政治的力量,又要发挥经济的决定性作用;既要彰显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又要激发内生动力,动员广大人民群众的力量,下足“绣花功夫”。广大人民群众自身要发挥实现共同富裕的主体力量,体现能动性、激发进取心,在辛勤劳动、拼搏奋斗中早日实现共同富裕。共同富裕是一项共同的事业,是各种主体竞相发挥历史主动精神、携手创造美好生活的进程。

中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是基本国情,也是推进共同富裕的基本历史背景。这就决定了,一方面,要对共同富裕的长期性、艰巨性、复杂性有充分估计,量力而行,不能脱离客观实际,不能犯急于求成的毛病,不能超越发展水平;另一方面,要在认清困难的基础上有所作为,把能做的事情尽量做起来,尽力而为解决面临的实际困难,不断朝着推动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目标前进。共同富裕既是奋斗目标又是历史发展过程,要有经过长时间艰苦努力才有可能把事情办好的思想准备,更要有“补短板”的强烈意识和有力措施。当前,要重点统筹需要和可能,着力推进乡村振兴工作,把保障和改善民生建立在经济发展和财力可持续的基础之上,重点加强基础性、普惠性、兜底性民生保障建设,以此为着力点不断缩小城乡、区域和居民收入差距,逐步解决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

共同富裕是我们党矢志不渝的奋斗目标。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实现共同富裕是我们党的重要使命。”“适应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必须把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作为为人民谋幸福的着力点,不断夯实党长期执政基础。”“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共同富裕是一个长远目标,需要一个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只有把共同富裕作为久久为功、动态发展的过程来认识,才能不断提升发展的平衡性、协调性、包容性,使全体人民共享发展成果。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和加强党对“三农”工作的全面领导,每年召开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每年用中央一号文件部署“三农”工作,重锤响鼓,持续发出重农信号,强农惠农富农力度不断增强,推动我国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上了大台阶,农业基础地位得到显著加强,农村民生显著改善,乡村面貌焕然一新,特别是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历史性地解决了困扰中华民族几千年的绝对贫困问题,为党和国家事业全面开创新局面提供了有力支撑。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八大后第二次到地方调研、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等场合多次强调,中国要强,农业必须强;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中国要富,农民必须富。农业基础稳固,农村和谐稳定,农民安居乐业,整个大局就有保障,各项工作都会比较主动。因此,我们必须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始终把“三农”工作牢牢抓住、紧紧抓好。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后不久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进一步强调,解决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要求我们更加重视乡村。要准确把握“三农”工作新的历史方位,把农业农村优先发展作为现代化建设的一项重大原则,把振兴乡村作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一个重大任务,以更大的决心、更明确的目标、更有力的举措,书写好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三农”新篇章。在2020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深入分析新发展阶段做好“三农”工作的重大意义,指出,在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的历史关口,在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已经完成的形势下,在新冠肺炎疫情加剧世界动荡变革的特殊时刻,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是需要全党高度重视的一个关系大局的重大问题。强调,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看,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尽管我们的“三农”工作取得了显著成就,但农业基础还不稳固,城乡区域发展和居民收入差距仍然较大,城乡发展不平衡、农村发展不充分仍是社会主要矛盾的集中体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依然在农村,最广泛最深厚的基础依然在农村。从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看,稳住农业基本盘、守好“三农”基础是应变局、开新局的“压舱石”。当前,国际环境日趋复杂,不稳定性不确定性日益增加,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广泛深远,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世界进入动荡变革期。要办好自己的事,其中很重要的一个任务就是始终立足自身抓好农业生产,以国内稳产保供的确定性来应对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强调,应对风险挑战,不仅要稳住农业这一块,还要稳住农村这一头。“三农”向好,全局主动。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三农”工作在新征程上仍然极端重要,须臾不可放松,务必抓紧抓实。我们有党的领导的政治优势,有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有亿万农民的创造精神,有强大的经济实力支撑,完全可以把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这件大事办好。

建设什么样的乡村、怎么建设乡村,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面对的一个历史性课题。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党和国家事业全局出发、着眼于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顺应亿万农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出的重大决策。脱贫攻坚取得全面胜利后,中国共产党的使命就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这是“三农”工作重心的历史性转移。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度、广度、难度都不亚于脱贫攻坚,必须加强顶层设计,以更有力的举措、汇聚更强大的力量来推进。习近平总书记围绕乡村振兴战略作出的重大理论创新和实践突破,成为新时代“三农”工作的行动纲领和根本遵循。习近平总书记2020年12月28日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强调,在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的历史关口,在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已经完成的形势下,在新冠肺炎疫情加剧世界动荡变革的特殊时刻,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是需要全党高度重视的一个关系大局的重大问题。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看,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把脱贫攻坚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标志性工程,组织推进人类历史上规模空前、力度最大、惠及人口最多的脱贫攻坚战,启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动农业农村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历史和现实都告诉我们,农为邦本,本固邦宁。我们要坚持用大历史观来看待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只有深刻理解了“三农”问题,才能更好理解我们这个党、这个国家、这个民族。必须看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依然在农村,最广泛最深厚的基础依然在农村。经过几十年特别是近8年努力,我们如期完成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全党全国、各行各业特别是脱贫地区广大干部群众都付出了艰辛努力。脱贫攻坚取得胜利,充分彰显了党的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政治优势,向全世界展现了我们党领导亿万人民创造的人间奇迹。现在,我们的使命就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这是“三农”工作重心的历史性转移。要看到,相当一部分脱贫户基本生活有了保障,但收入水平仍然不高,脱贫基础还比较脆弱;一些边缘户本来就晃晃悠悠,稍遇到点风险变故马上就可能致贫;脱贫地区产业普遍搞起来了,但技术、资金、人才、市场等支撑还不强,有的地方甚至帮扶干部一撤,产业就可能垮掉。下一步,脱贫地区防止返贫的任务还很重,要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不留空档,政策不留空白,绝不能出现这边宣布全面脱贫,那边又出现规模性返贫。要健全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对易返贫致贫人口实施常态化监测,重点监测收入水平变化和“两不愁三保障”巩固情况,做到早发现、早干预、早帮扶,继续精准施策。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度、广度、难度都不亚于脱贫攻坚,必须加强顶层设计,以更有力的举措、汇聚更强大的力量来推进。实施乡村建设行动。今后一个时期,是我国乡村形态快速演变的阶段。建设什么样的乡村、怎样建设乡村,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乡村振兴,关键在人、关键在干。要广泛依靠农民、教育引导农民、组织带动农民,激发广大农民群众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投身乡村振兴,建设美好家园。2021年12月25日至26日,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北京召开。会前,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专题研究“三农”工作并发表重要讲话强调,应对各种风险挑战,必须着眼国家战略需要,稳住农业基本盘、做好“三农”工作,措施要硬,执行力要强,确保稳产保供,确保农业农村稳定发展。乡村振兴的前提是巩固脱贫攻坚成果,要持续抓紧抓好,让脱贫群众生活更上一层楼。要持续推动同乡村振兴战略有机衔接,确保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切实维护和巩固脱贫攻坚战的伟大成就。2022年3月6日,习近平在看望参加政协会议的农业界社会福利和社会保障界委员时强调,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必须把确保重要农产品特别是粮食供给作为首要任务,把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把“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真正落实到位。要在推动社会保障事业高质量发展上持续用力,织密社会保障安全网,为人民生活安康托底。乡村振兴不能只盯着经济发展,还必须强化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重视农民思想道德教育,重视法治建设,健全乡村治理体系,深化村民自治实践,有效发挥村规民约、家教家风作用,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要健全农村扫黑除恶常态化机制,持续打击农村黑恶势力、宗族恶势力,依法打击农村黄赌毒和侵害妇女儿童权益的违法犯罪行为。当前,国际形势继续发生深刻复杂变化,百年变局和世纪疫情相互交织,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大国博弈日趋激烈,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艰巨繁重。我们要看到,我国发展仍具有诸多战略性的有利条件。一是有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总揽全局、协调各方,为沉着应对各种重大风险挑战提供根本政治保证。二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我国政治制度和治理体系在应对新冠肺炎疫情、打赢脱贫攻坚战等实践中进一步彰显显著优越性,“中国之治”与“西方之乱”对比更加鲜明。三是有持续快速发展积累的坚实基础,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国防实力、综合国力显著增强,经济体量大、回旋余地广,又有超大规模市场,长期向好的基本面不会改变,具有强大的韧性和活力。四是有长期稳定的社会环境,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显著增强,社会治理水平不断提升,续写了社会长期稳定的奇迹。五是有自信自强的精神力量,中国人民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进一步激发,志气、骨气、底气空前增强,党心军心民心昂扬振奋。我们要既正视困难又坚定信心,发扬历史主动精神,迎难而上,敢于斗争,砥砺前行,奋发有为,以实际行动迎接中共二十大胜利召开。

2021年以来,中国实现了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平稳过渡,脱贫群众收入持续增长,发展能力持续提高,守住了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底线,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实现良好开局。聚焦重点群体,健全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帮扶机制;聚焦持续增收,支持脱贫地区发展产业和脱贫人口稳定就业。脱贫人口和脱贫地区农村居民收入持续增长,增速均高于全国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聚焦重点区域,加大对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和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区支持力度。“两不愁三保障”和饮水安全保障质量持续提升,脱贫地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持续改善。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考核评估第三方评估数据显示,脱贫地区群众对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认可度达94.9%。针对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存在的一些地方对有效衔接的新部署新要求还不完全适应,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产业就业支撑仍有不足,有的地方防止返贫监测帮扶工作落实不够到位,乡村建设和乡村治理存在短板等问题,将以更硬的措施、更强的执行力,确保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上台阶、乡村全面振兴见实效。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把增加脱贫群众收入作为根本措施,把促进脱贫县加快发展作为主攻方向,不断缩小收入差距、发展差距。加快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强“三农”领域干部能力和作风建设。

中国发展最大的不平衡是城乡发展不平衡,最大的不充分是农村发展不充分,要让乡村尽快跟上国家发展步伐。习近平总书记从全局和战略高度来把握和处理工农关系、城乡关系,指出,城镇和乡村是互促互进、共生共存的。能否处理好城乡关系,关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要把乡村振兴战略这篇大文章做好,必须走城乡融合发展之路。要把工业和农业、城市和乡村作为一个整体统筹谋划。着力点是通过建立城乡融合的体制机制,加快形成工农互促、城乡互补、协调发展、共同繁荣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逐步实现城乡居民基本权益平等化、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城乡居民收入均衡化、城乡要素配置合理化,以及城乡产业发展融合化。要把县域作为城乡融合发展的重要切入点,把乡镇建设成为服务农民的区域中心,把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放在农村,加快形成县乡村功能衔接互补的建管格局,推动公共资源在县域内实现优化配置,努力形成城乡发展一体化新格局。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在现代化进程中,我国即使城镇化率达到了70%,也还有几亿人生活在农村。如果只顾一头、不顾另一头,一边是越来越现代化的城市,一边却是越来越萧条的乡村,那也不能算是实现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不符合我们党的执政宗旨,也不符合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这样的现代化是不可能取得成功的!过去,我们通过农村改革拉开了改革开放大幕。今天,我们应该通过振兴乡村,开启城乡融合发展和现代化建设新局面。

成就彪炳史册,使命昭示未来。脱贫攻坚战的全面胜利,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在团结带领人民创造美好生活、实现共同富裕的道路上迈出了坚实的一大步。同时,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缩小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和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仍然任重道远。我们没有任何理由骄傲自满、松劲歇脚,必须乘势而上、再接再厉、接续奋斗。打赢脱贫攻坚战之后,中国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做好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实现“三农”工作重心的历史性转移。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重中之重,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以更有力的举措、汇聚更强大的力量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朝着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目标继续迈进,续写新时代乡村振兴最壮丽的中国故事。

恩格斯曾说:历史就是我们的一切。 创业维艰,奋斗以成。占世界人口近五分之一的中国全面消除绝对贫困,是“21世纪最伟大的世界故事之一”,成为全球反贫困事业的教科书。立志于千秋伟业,向史而新,接续谱写乡村振兴新的时代华章,成为历史性的跨越,新奋斗的起点,气吞山河的壮阔行进。脱贫攻坚,全面小康,乡村振兴既是一部感天动地的史诗,也是一首豪情壮志的赞歌。从摆脱贫困到乡村振兴,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中国正以气吞山河的壮阔行进,铸就新的历史辉煌,在人类的伟大时间历史中创造中华民族的伟大历史时间,努力绘就乡村振兴的壮美画卷,向着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阔步挺进。

中国共产党在新时代治国理政中推进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的伟大实践告诉我们,坚强的领导核心和科学的理论指导,是关乎党和国家前途命运、党和人民事业成败的根本性问题。一个成熟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必须有一个强有力的领导集体和领导核心。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坚持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党确立习近平同志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确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地位,反映了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心愿,对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对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具有决定性意义。一个国家或民族要想在时代潮流中永远保持正确的前进方向,屹立不倒,就必须要有一个能够掌控全局、决定国家发展大势走向的坚强领导核心。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根本原因就在于有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航掌舵,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航向。“两个确立”的提出,是深刻总结党的百年奋斗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伟大实践得出的重大历史结论,是体现全党共同意志、反映人民共同心声的重大政治判断,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最大的政治成果,对于坚持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决定性的战略意义,更是我们走好新时代赶考路的最可靠保证。我们要以忠诚的信仰和坚定的信念,以追求真理的坚定意志,做到自觉维护。

奋进新征程,必须筑牢思想之基,把“两个确立”的政治共识转化为“两个维护”的实际行动,自觉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不断在学懂弄通做实上下功夫,不断提升运用党的创新理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不断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让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放射出更加灿烂的真理光芒。

(作者系甘肃省乡村振兴局调研指导处处长、一级调研员)


相关热词搜索:脱贫攻坚乡村振兴是中国共产党在新时代治国理 联合国华人华侨大会助力乡村振兴温州指导中心 浙江开展“艺术乡建”助力乡村振兴 广袤田野 送法律上门 送服务到家法治网

上一篇:一箭八星 长二丁发射圆满成功
下一篇:水利部:4大流域须做好防洪准备

友情链接: 新华网 中央纪委监察部 央视网 中国政府网 半月谈 中国经济网 凤凰网 法制日报 人民网 中国网 中青网 光明网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