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6日,由人民日报社主管主办的《国际金融报》主办的“2019国际先锋投行高峰论坛”在上海成功举行。本届论坛以“投行赋能科创”为主题,汇聚了来自资本市场各界的200余人。与会嘉宾围绕政策监管机制、科创板创新改革、注册制重塑投行生态体系以及优秀投行经验分享等话题展开讨论。
在圆桌论坛环节,《国际金融报》常务副总编辑杨冬,会同中银国际证券投资银行板块管理委员会副主席罗华明、东方花旗证券董事会秘书魏浣忠、民生证券投资银行事业部副总裁兼董事总经理方杰、富途控股金融及企业服务总裁邬必伟、长江证券承销保荐有限公司投行部副总经理朱元,共同探讨科创板如何改变投行业务,分享了投行业人士对行业未来的探索与思考。
1
平衡四方利益 核心在定价
问题一:在科创板目前要求券商跟投的机制下,券商在内部该如何平衡保荐部门、直投部门、机构客户、IPO企业客户这四者之间的利益,有什么技巧?
罗华明:最核心的点是合理估值定价的问题,如果把估值定价做好了,这四者之间的关系就有了一个很好的锚定点。从估值定价来说,分内部和外部考虑。内部涉及投行部门和直投之间的关系,外部涉及证券公司和发行人,以及发行股东的关系。
魏浣忠:第一个当然是定价,定价是核心。第二个才能谈到平衡,平衡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内部的平衡,一方面是外部的平衡。从定价上来说,我们就讲预计市值,对于所有利益参与方都是一个预期管理的问题,所谓预计市值是一个最低的价格,因为大家都要以预计市值为基础来赚未来的钱。对我们投行来说,承销费立竿见影,科创板最体现以客户为中心,我们都要考虑三年、五年,甚至更长时间的事情。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这四方的利益是可以统一的,虽然比较难。
方杰:核心点在于定价,围绕定价有两个方面,以券商视角,一个是内部的平衡,这取决于大家在这个业务线上的价值贡献程度,而最终来分享收益和承担风险;另一个是外部的生态,怎么样在投资圈内形成一个很好的生态,是非常关键的。当我们定价的时候,其实这种定价是传导机制,要让外部的生态圈能够有效地建立起来。说白了,大家都有利可图,有钱可赚,这个市场才能够很好地运行。
现在的企业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对定价没有太多的感受,因为这个市场还没有完全形成,所以这样的企业对定价更多依赖于中介机构,包括券商。另一类企业,除了它的保荐人之外,还有很多机构和军师,这些军师给它不断灌输很多观念,很大一批是A轮、B轮、C轮的投资人。我们在面临这样的企业,发现它的市值已经很高的时候,这个定价对企业的影响和左右还是比较大的。
朱元:我认为平衡最关键点是一种博弈,平衡一定是商业逻辑里两个方面的实力和诉求都是动态的,在这个过程中,大家寻求博弈的交汇点。
2
科创板对投行的三大改变
问题二:科创板对投行的组织架构、项目承揽策略、团队考核机制这三个方面,将带来怎样的改变?
罗华明:关于团队设置,不同的公司各不相同。行业团队的重要性和它的数量可能会不断地增长。承揽策略方面,目前申报项目多数还是从储备里面转过来的,真正按照新的科创板标准来进行挖掘应该还在过程中。而承揽环节,按照要求在科创板的立项,包括内部评估这块,我们内部也做了相应的调整,引入了直投公司、分析、合规部门。关于团队考核,如何定义投行项目,还是要纳入到投行考核框架里面,无论是收入、成本、利润考核,还是风控考核,还有最后的收益分配等,要符合监管和公司的整体规定。
魏浣忠:首先是组织架构调整,投行业务有三个维度:产品条线、区域、行业,搞差异化肯定是在区域和行业上做文章。承揽策略方面,我估计大家都差不多,重在如何实施上面;最后关于激励,已经长期化了,奖金要分很多年发放,同时风控的考核加大了。
方杰:第一,科创板对投行人员提出了更高的专业化的要求。将人员向专业化方面去分类,初步按照科创板的六大行业去做分类,让专业化团队随着科创板市场一起建设。第二,组织架构改变是由于业务模式改变。定价之后,要向一些机构投资者去推荐、去路演,不再是程序化的,而是要真销售。第三,激励机制发生改变。最主要的原因是有了投资,就有收益或者负债,赢亏将如何在体系当中去体现,是需要去考虑、去改变的。
朱元:在项目承揽方面,以前投行的同质化程度比较高。但是对于科创板为主的新经济市场,这个行业以前完全没有,是全新的。第二点,投行为客户提供服务,肯定包括行业研究的能力、投资的能力,以及对接资本市场跑渠道的能力,各个方面的能力都需要整合在一起。落实到最后就是奖金,包括利益分配的问题。
3
科创板未来会怎样
问题三:未来科创板会是一个怎么样的市场?投行除了目前的承销、保荐、并购、直投以外,还有没有其他的业务?
罗华明:过去,投行业务就是一个中间业务,但是科创板有了跟投之后,对券商来说不再是一个简单的中间业务,在驱动力方面可能会带来更好的收益,也可能会带来亏损。另外,在分拆上市这块,我们感觉在科创板起来之后,对于无论是境外上市的公司,还是A股上市的公司,这是一个比较有想象空间的市场。
魏浣忠:围绕科创板的一些投资,从投行狭义的角度,包括非公开转让、上市公司的分拆、做市业务等。对于券商更大的挑战是,怎么样在各部门之间达到真正高效合作的状态,这一点尤为重要。另外,对于科创板,个人有几点担忧:第一,交易的干扰;第二,怎样才能真正落实对发行人的追责;第三,科创板企业一旦退市,怎么样来完善集体诉讼的制度,保护中小投资者的利益。
方杰:对科创板持比较乐观的态度,因为这是一个全新的市场,也是一个值得我们去期待的市场。需要注意的是,对科创板定位的坚持非常重要。另外,科技发展具有两面性。科创板给投行带来新的挑战,我们需要去改变。民生证券推出“三投”战略:投资+投研+投行,来适应这种挑战。一个企业有没有科技实力、有没有发展潜力,你首先要研究好。在这种基础上,你要投资有背书的,最后才是投行的业务。我觉得带来业务机会的同时,也是一种新的挑战,需要我们去迎接这个市场,助推整个市场改革,并拥抱这种变革。
邬必伟:在我来看,科创板短期波动会非常大,长期非常看好。只要保证“流水不腐,户枢不蠹”,不断地有新的企业进来,不断地有旧的企业出去,科创板会越来越好。应该把一流的科技企业引到科创板来,让已经在海外上市的中国一流的科技企业来科创板上市,这样科创板是一定有前途的。
朱元:科创板制度的设计和对投资者的选择,未来肯定会跟现行的A股不太一样,以后可能是专家对专家的市场,专业机构投资人对企业大股东,在这个市场上进行博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