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自然》杂志15日在线发表的一篇演化学论文称,性别差异越大,物种灭绝的可能性就越高。
在一个物种中,某些成员因为拥有有助于吸引配偶或增强繁殖竞争力的特征,因而拥有更高的繁殖成功率,这是出于性选择的考虑,其可能导致一个物种两性之间出现明显的身体差异,即“两性异形”。但是,它对物种发育的影响迄今仍存在争议。一些研究认为,性选择可以提高适应率,增强物种抵抗灭绝的能力。另一些研究则认为,夸张的性别特异性特征会增加灭绝风险。但是,这两类研究都存在局限,因为它们只考虑了现存物种——依赖于灭绝风险指标而非实际物种。
有鉴于此,美国史密森尼学会科学家简恩·亨特及同事将目光转向丰富的介形虫化石记录——从4.5亿年前出现一直延续至今。介形虫也称种子虾,是小型甲壳类动物,其不同种的“两性异形”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
研究团队研究了密西西比东部晚白垩世(约6600万至8400万年前)的93种介形虫,发现“两性异形”差异较大的物种,其灭绝率更高,最高可达“两性异形”差异最小物种的10倍。因此,那些对生殖投入较多的雄性介形虫可用于其他生存功能的资源可能就变少了。
在随附的新闻与观点文章中,瑞士苏黎世大学研究人员表示,如果其它动物也有此趋势,那么在保护风险物种时,应将激烈的性选择考虑在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