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坚定信心,保持定力,增强抓机遇、应挑战、化危机、育先机的能力,统筹发展和安全,以更加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推进各项工作,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不断迈上新台阶,努力使京津冀成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先行区、示范区。”
作为山东省唯一被纳入《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的城市,德州围绕京津冀产业承接、科技成果转化、优质农产品供应、劳动力输送基地和京津冀南部重要生态功能区“一区四基地”功能定位开展协同发展工作,取得了累累硕果。德州天衢新区作为山东省委、省政府设立的四个省级新区之一,承载着“打造对接京津冀协同发展先行区、鲁北智慧活力新城区、新能源新材料产业示范基地”的功能定位。
协同发展的根本是人心所向
从2013年引进威讯集成电路封装测试,将近10年的时间里,德州天衢新区集成电路产业,实现了从“无中生有”到多点开花的华丽蝶变。5年前,2018年尤为关键,正是在这一年,德州市与有研集团正式牵手,合作建设集成电路生产基地。最初,面临生产基地搬迁的有研半导体经过事先多次接洽,在环京一小时生活圈初选了三个厂址。五一假期时,企业高管和中层骨干全体出动,来到三地对交通区位、产业基础、职业教育、自然和人文环境、物价房价等等进行综合考察,考察结束后大家投票,结果德州获得了绝大多数人的支持,成为票选第一的“温暖地”。“德州的诚意和环境最终打动我们”,山东有研半导体相关负责人说。事实证明,有研半导体选择德州天衢新区是正确的。5年来,天衢新区积极配合,将工作专班建在施工一线,建设专线保障项目用电,开辟绿色通道保障项目疫情期间不停工,“一站式”服务节省审批时间,项目提前180天竣工投产,6个月实现达产,10个月实现正利润,这些都是打动有研集团的重要因素。
随着8英寸硅片、12英寸硅片、集成电路用高纯溅射靶材等项目的相继落地,先后在天衢新区实施5个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引进300余名高层次人才扎根德州,带动40余个产业链上下游企业以及部分服务企业,陆续入驻德州天衢新区。
今年6月2日,天衢新区与有研集团再次牵手,依托有研工研院在国家有色金属新材料领域的技术领先优势,以及天衢新区创新资源优势和先进制造业优势,在天衢新区实施新材料技术转化基地项目,着力打造电子及集成电路新材料、特种加工技术与装备、航空航天新材料、氢能源材料与装置四大主平台,布局实施新材料技术转化基地项目。
协同创新的源头是产业协作
回望10年发展历程,德州天衢新区始终将科技创新摆在核心位置,围绕“科技成果转化基地”功能定位,主动对接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加快科技成果转化落地,全力推进产业转型升级,着力打造一流产业发展生态和创新创业环境。目前累计落地京津冀地区科技成果转化项目14个,全区37多家企业与京津冀地区大院大所建立长期合作关系,技术成果转化费用累计支付超过一千万元,直接带动区内企业经济效益提升3亿元。
德州以对接京津优质资源为抓手,加强与京津高校院所深度合作,不断放大“京津冀鲁资本技术交易大会”品牌效应,探索“双向飞地”“园区共管”跨区合作模式,形成了“研发在京津、智造在德州”的科技协作模式。天衢新区已建成总面积148万平方米可“拎包入住”的京津冀协同产业转化基地和标准化厂房。实施顶尖人才引领、领军人才集聚、海外人才汇智、青年人才筑梦、企业家人才领航、高技能人才支撑“六大工程”,是国家级高端人才引领型创新创业特色载体。
2015年以来,德州累计引进京津冀地区投资过亿元项目591个,1853家企业与600余家大院大所建立合作关系;累计转化科技成果1324项,引进高层次人才1000多人;每年向京津冀供应蔬菜占到全市产量的1/4,PM2.5平均浓度较2015年改善幅度超过50%。
在产业协作同时,以产业链布局创新链,德州天衢新区即将与京津冀国家技术创新中心签订全面战略合作协议,挂牌共建京津冀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德州产业创新中心,围绕京津冀产业承接和科技成果转化,面向京津冀的打造科技成果转化基地的目标又迈出了一大步,连日来,“大力度融入京津冀”成为德州人民关注的“热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