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星:潜心科研 勇于开拓
2020-10-18 11:06    来源:光明网    点击:

 

 杨星,中共党员,华中科技大学管理学院管理科学与工程博士,曾先后在美国纽约州立大学、英国伦敦政治经济学院学习和研究,教授、博士生导师。承担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以及省市自然、社科基金以及地方政府及机构委托项目,发表相关专著及论文80余篇。2013年受聘创建华南理工大学广州学院经济学院,任院长。

  勤奋进取,做时间的主人

  落花之美可以造就泥土的芬芳,微风摇曳能够铺展一席清凉,辛勤耕耘可以换来桃李芬芳。在教学管理上,杨星采用“及时处理,及时解决”的方式,深入课堂旁敲侧击,用心记录教师们在学习工作中遇到的挫折与难题,并针对不同难易程度的课程设置提出整合措施,类似于经济学体制下的专业门类和非专业门类。同时,她还加入了自己的创新思维以此提高经济学识的应用性和课程的新颖性。

  每当晨露刚拂晓黎明,杨星就已经在思考新一天的工作意义;每当傍晚日暮时分,她依旧沉浸在相关的教学研讨当中。在她的教学过程中,她也总是更倾向于将热情投身于新知识和新课题;在学院事务性工作的统筹上,她知人善任,根据工作人员的性格特点及能力,合理地分配工作。

杨星:潜心科研 勇于开拓

  杨星受邀中国能源环境与气候变化经济学者论坛

  潜心科研,做碳金融之路的先行者

  对碳金融体系专业不懈研究,发表诸多碳金融相关论文著作;

  在学校金融工程专业里成功开设了碳金融方向,华南理工大学广州学院成为全国第一个开设碳金融方向的高校;

  面对信息技术、数字技术的蓬勃发展,2020年华南理工大学广州学院经济学院成功开设金融科技方向;

  主持编著全国首套碳金融教学丛书,获广东省第十届优秀金融科研成果著作一等奖!

  诸葛亮曾说:“志当存高远。”杨星在碳金融领域所做出的不俗成绩恰恰证明了她对金融创新的用心潜研以及迎难而上的精神。

杨星:潜心科研 勇于开拓

  杨星主持编著的碳金融系列丛书

  追求创新,在多元与自由中寻找灵感

  “生活就像海洋,只有意志坚强的人,才能到达彼岸。”回忆起当初自己在美国纽约州立大学、英国伦敦经济学院任高级访问学者的经历,杨星表示,国外的视野开拓很美,这份美不仅存在于自我理念和多层学科的交界碰撞,还存于能走近自己梦想、提升了认知。比如说,在出了18个诺贝尔奖得主的伦敦政治经济学院,杨星听了一场首相布莱克尔的讲座,让她得到了关于如何用市场化手段来治理环境的有效价值观点,这一点启示萌发了她专注于做碳金融研究。

  心若向阳,温暖花开。一次次的国内外走访带给杨星的不仅是学术视野的开拓,还有育人心态的进一步升华。基于此,她发表专著论文80余篇,笔下的每一个新课题都具有灵魂力和创新力。她说,“虽然做研究是件比较困难的事情,尤其是涉及到一些用自然科学研究方法来研究经济领域,就势必要使许多东西重新学习与思考,但是这个研究的过程,让我很快乐,因为运用新的创作灵感去解决难题,就是对自己的一种提升。”

杨星:潜心科研 勇于开拓

  杨星在纽约州立大学

  仰望星空,开创经济学院美好未来

  经济学院自2013年成立以来,秉承“经邦济世、服务社会”的办学宗旨,致力于打造“中国独立学院省内一流、国内知名”高水平经济学科的教学建设。在杨星的带领和不懈努力下,经济学院已形成“五专业两中心”的完备经济学科体系。为满足国家、地区产业发展需求,经济学院五大学科涵盖的领域面分设出十一大特色方向。

  星空的魅力不仅来自于自身所闪耀的光芒,其周边的繁星点点,微风掠影都足以添彩印记的高格。为了管理层面的示范突出,杨星夜以继日对经济学院的学科结构提出优弊的罗列与归纳;为了打造“中国独立学院省内一流、国内知名”高水平经济学科,她遍访优秀企事业单位、国内外知名高校。此外,她还开拓就业与实习基地,提高学院科研能力及学子应用能力;提出与国外高校共建本硕直通车的有效举措;与华南理工大学开展联合培养金融专业硕士项目。

杨星:潜心科研 勇于开拓

  杨星赴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研究院洽谈“产学研”合作

  良师益友,是春种桃李三千载的园丁

  朱熹曾说:“习于智长,优于心成。”杨星作为从教38年的高校教师,以其高格的教育情怀,言传身教了一届又一届的大学学子。正因着其博爱的胸襟、渊博的学识、严谨的教风、雷厉风行的作风、在造就时代教育的同时,也造就着属于经济学院向上严谨的学风。在工作中,她对待同事总是毫无保留。在后辈青年不断崛起的当下社会,她用自己最热忱的态度指导、引领着这些年轻教师,鼓励他们,支持他们,与他们分享工作、科研经验。

  她认真对待每一件事情,无论过程、无论结果。一做、二提、三争取是她的处事名言。做,就要实在的做,不含糊每个细节;提,就要提在关键点,绝不做无谓的功夫;争取,就要竭尽全力地指出,而不是犹豫不前,畏首畏尾。正是秉承着这种处事精神,经济学院老师们的科研项目总是能频频取得硕果,青年教师总是能够得到快速成长。

  良师益友,首先要做到的就是亲和于学生的日常生活。教室、宿舍、食堂、操场……总是能看到杨星和学生一同散步或运动的身影。她对于学生的发展,总是本着全面发展的理念去教育、去协助。在她的人生观里,学生时代的青年人应是富有家国情怀,有着远大志向,并懂得感恩的同时能够信守诚信,做好中国人,做好后世敬仰的榜样作用。正因在学生心里,杨院长没有架子,没有脾气,是知心好友,是能够淳淳教导自己的和蔼长辈。

  杨星身上的峥嵘岁月,充满了坚守和博爱。是她的坚守,造就了经济学院辉煌的今天;是她的智慧,灌溉了教育征途的百花争艳;是她的博爱,浇铸了校园美丽的风景。

  “学高为师,德高为范”,在杨星的教学、科研与管理道路上,用心潜研、勇于开拓是她的标志;爱岗敬业、大胆创新是她的精神;勤奋进取,无私奉献是她的责任担当所在。 (张全胜)

责编:肖春芳 

相关热词搜索:潜心钻研敢为人先,破解次同步谐振世界难题 “甘坐冷板凳”的科研人员应得到更多褒奖 科研经费一分不落虚空地 我省启动实验室体系创新赋能计划 对400多家实

上一篇: 张影:科技创新是赢得未来的关键
下一篇:中国电科云王鹏达:自主安全是数字产业发展根基

友情链接: 新华网 中央纪委监察部 央视网 中国政府网 半月谈 中国经济网 凤凰网 法制日报 人民网 中国网 中青网 光明网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