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日报全媒体记者 王春 通讯员 章程凯 邓欢欢
向网络公司投送简历,不料接到“中介” 索要服务费的电话;在网上寻找心仪的工作,却莫名遭到许多兼职公司的电话“轰炸”;想在网上找个兼职赚点零花钱,没想到误入假公司招聘圈套……
随着互联网发展,便捷高效的网络求职方式广受群众欢迎,却也成了一些不法分子的作案目标 。近期,浙江温州瓯海警方破获一起特大招聘网站信息被盗案,涉及“58同城”企业账号200余个,求职人员信息50多万条,涉案金额达20余万元。
向心仪公司投送简历 却没想到被骗8000元
“工作时间自由、工作地点随意,200元一天,工资日结!”今年6月18日,家住温州瓯海的李女士在网上寻找工作时,被一条要求简单的招聘信息深深吸引。她立即填写了个人简历,并按照要求发送给了招聘公司。
但李女士发送完简历后,这个“低门槛、高报酬”的公司并未与她取得联系,取而代之的是一些未知中介、兼职用工、虚假公司的电话“轰炸”……在接连不断的电话中,李女士难辨真假,最终误入假公司招聘圈套,被骗8000余元。
李女士的遭遇并不是个例。今年6月,温州某代理公司负责人滕某接到多名求职人员反映,称向心仪公司投送简历“石沉大海”,却经常收到一些兼职、未知“中介”的骚扰电话,其中甚至还有不少诈骗电话。该公司经过内部筛查,发现网站、APP内不少企业账号IP异常,可能存在被他人盗用的情况。于是,他们选择了报警。接警后,瓯海警方立即成立由网安大队牵头的专案组,第一时间开展专案调查。
招聘账号被层层加价倒卖 警方跨省抓捕5名嫌犯
经过对线索的层层抽丝剥茧,一个以某代理公司离职员工金某为首的某团伙进入警方的视野,一条非法买卖企业招聘账号、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的黑灰产业链也逐渐浮出水面。今年7月,专案民警一周内连跨陕西、甘肃多省,抓获金某、卢某等5名犯罪嫌疑人,现场扣押手机、电脑等作案工具20余件,一举摧毁该犯罪团伙。
落网后,金某等人对其盗卖账号信息的犯罪行为供认不讳。原来,某代理公司工作期间,金某利用工作便利,将公司客户留存在后台的账号及密码偷偷记录,盗取了200多份客户信息。离职后,金某以200元到500元不等的价格将这些“企业账号”出售给下家。
随后,这些账号经过破解后又层层加价多手倒卖,一个账号的价格翻涨至数千元。而一些不法分子购买后,利用这些账号发布虚假的招聘信息,从而获取招聘者的个人信息进行包装出售,形成一条严重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的黑灰产业链。
境外诈骗团伙瞄上个人信息 民警支招如何安全求职
随着侦查工作的推进,专案民警还发现,除了招聘企业账号和公民个人信息遭到窃取、转卖,这条“黑灰产业链”还在延伸:部分被盗账号最终流转到境外诈骗团伙手中。他们利用高价购买的账号,假冒招聘公司发布虚假广告,“光明正大”地收集到求职者应聘简历,从而进一步掌握信息实施精准诈骗。
目前,涉案公司因信息管理不到位,已被相关部门处罚。金某等5名犯罪嫌疑人因涉嫌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被警方依法采取刑事强制措施。
随着秋冬季招聘热潮的来临,很多求职人员开始上网求职。如何安全求职,摆脱“透明人”的风险,警方为您支四招:1.选择正规的求职渠道,不随意“海投”简历,谨慎使用手机号码注册登录信息;2.注意信息甄别,可通过打电话、实地走访等方式确定公司及岗位的真实性;3.若遇到收费、转账等要求,必须谨慎对待,不轻易汇款,不轻易提供银行账号、密码等个人信息;4.一旦发现被骗,要注意保存相关证据,并及时报警求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