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力职业教育 培养大国工匠
2021-05-17 09:08    来源:未知    点击:

 

助力职业教育 培养大国工匠

 

  作者:赵曙明(南京大学人文社科资深教授、商学院名誉院长、行知书院院长)

  高等职业教育在现代教育体系中占据着至关重要的地位,是培养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的重要方式之一。4月13日,习近平总书记对职业教育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强调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职业教育前途广阔、大有可为。

  从人力资源管理的角度看,深化高等职业教育关键在人。要从实施“人才强国”的战略高度,深入领会和理解新时代高等职业教育面临的新情况、新形势和新问题,以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复合型技能人才为核心,深化人才培养目标、模式、路径的体制机制创新,体现新思路、探索新举措、展现新作为,全面推进复合型技能人才队伍建设。

  以岗位需求转变为背景,在人才培养目标上体现新思路。当前,在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的驱动下,大数据、云计算等新型技术手段被人们熟知,正引发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迁,深刻影响着经济活动、社会活动的各个方面,推动行业、产业向智能化和智慧化方向不断更迭。《2020全球人工智能发展白皮书》指出,人工智能正全方位商业化,在各个行业引发深刻变革。比如,对于传统制造业而言,人工智能技术作用于简单重复的机械工作,使得大量的劳动力正在被自动化机器所取代,生产效率得到优化。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企业对于人才的需求也发生了明显变化,对员工的技能要求愈发提高。以往推行的职业教育所培养的单一技能人才可能无法匹配企业、产业的发展需求,那么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路径也应依据企业和产业的发展要求随之发生变化,这是顺应时代发展的必然途径。因此,需要加快人才培养目标、定位的理念重构,将社会需求作为人才培养的前提和依据,转变人才培养目标,不再仅仅着眼于单一的纯技术型人才,而要更注重高端的复合型技能人才的培养。

  以产教深度融合为手段,在人才培养模式上探索新举措。基于全新的人才培养目标,不难发现,现有的高等职业教育的师资、教育内容、教学模式等方面可能都无法适应高技能复合智能型人才的培养,并且对教师本身、教学方法等形成冲击和挑战。如果此时的师资队伍和教学模式无法进行及时更新和变革,那么可能无法培养出企业、社会等真正所需要的人才。因此,亟需积极推进产教融合,通过校企合作等途径,加快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首先,针对区域经济发展的要求,开发和打造“校政行企”协同联动的人才发展平台,整合教育和产业两大领域的优质资源,设置以核心专业为引领的专业群,注重培养学生的横向技能和弹性技能。其次,为了有效增强高等职业教育适应性,需及时调整专业结构,加强与诸如人工智能等相关新兴产业的专业布局,实现专业结构的动态优化,提高复合型技能人才与产业发展需求的适用度和匹配度。此外,不可忽视的是配备相关专业师资力量的重要性,通过选聘一批具备理论与实践能力、掌握智能教学技术的“双师型”教师,总结现代学徒制和企业新型学徒制经验,不断培养学生具备能够适应岗位不断变化和技术飞速发展的综合能力。

  以“工匠精神”培育为重点,在人才培养路径上展现新作为。“工匠精神”是高等职业教育的灵魂。发展高等职业教育要坚持党的领导,坚持正确办学方向,坚持立德树人,注重“工匠精神+创新精神”的复合式教育。这就要求,在复合型技能人才培养的具体路径上,树立“匠德、匠心、匠术”的职业理念,将“工匠精神”的培育落实到教学实践的各个阶段。具体而言,在培养学生“工匠精神”的教育教学过程中,注重“工匠型”教师的引领作用,其对学生的潜移默化的影响将渗透在专业细致的课程设置和教学、训练过程的方方面面,有利于帮助学生在正式进入工作场所之前,身临其境地体会如何成为一个真正的“工匠”。通过拓展“工匠精神”的教育路径,真正使得“工匠精神”与技艺操作、技艺传承等有机结合起来,培养精益求精、开拓创新的职业素养,培养“终身学习、全面学习、持续学习”的意识和能力。无形之中将“工匠精神”内化为一言一行,这无论是对于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还是个人成长,均是非常重要的。此外,结合人工智能所推崇的机器学习等方法,依据大数据的支持,构建专技人才评价的体系和系统。通过深化技能人才评价、激励体制创新,在全社会营造劳动光荣、技能宝贵、创造伟大的良好氛围,提高技术技能人才的社会地位,加快构建具有良好职业精神、精益管理思维、精湛技术能力的人才队伍。

  管理大师彼得·德鲁克在《21世纪的管理挑战》中指出,21世纪管理挑战特别涉及新信息技术和自我管理艺术的影响。他认为自我管理是必要的,因为未来的员工将在他们的公司或组织中生存下来,对大多数人来说,终生学习新技能和新职业将成为规则:“管理自己是人类事务中的一场革命。”在新的时代背景下,高等职业教育正面临着新技术赋予“智慧”支撑、人才培养壁垒被打破等重大机遇,同时也面临着人才需求结构的变化、新型专技岗位人才短缺等诸多挑战。因此,只有积极拥抱新时代的到来,有针对性地对人才培养目标、模式、路径采取变革措施,才能真正培养更多复合型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大国工匠,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有力人才和技能支撑。


相关热词搜索:走基层 听民声 百鸣宝沙棘肽饮助力全民健康 健全农村金融服务体系 助力乡村振兴 清华大学软件学院院长王建民:培养开源思维, 促进贸易投资 助力转型升级(进博会观察) —

上一篇:把“低成本辞退员工”当知识分享,有失公义
下一篇:超大城市率先建设“安全韧性城市”的路径与策略

友情链接: 新华网 中央纪委监察部 央视网 中国政府网 半月谈 中国经济网 凤凰网 法制日报 人民网 中国网 中青网 光明网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