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孙宜学、摆贵勤
随着中国影响力的不断提升,世界各国深入了解中华文化的需求日益迫切。中国当代诗歌作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传递中华民族的尊严和精神,传达中华民族的文化内涵,体现中华民族对历史和现实的思考,是世界认识中国和了解中国的重要途径。如何让中国当代诗歌中所蕴含的中国思想和中国精神走向世界,并在这一过程中找到海外知音,是中国当代诗歌海外之旅的重要使命。
中国当代诗歌是受中国民间文化滋养结出的硕果,蕴含着中国传统文化和当代文化的影响元素,能够以诗歌中的中国智慧影响世界对自我、对生命、对自然、对世界、对历史、对未来的看法,尤其是加深世界对中国的了解和理解。中国当代诗歌走出去,最终目的是立足中国精神的传播与接受,寻找世界不同民族精神的共鸣,从而形成人类精神的共鸣。这是诗歌之于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的价值所在,是中国的世界担当的生动体现。
中国当代诗歌如何把握世界的脉动,实现中华文化的“世界性”,如何更好地走出去,发挥中华文化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的积极作用,以下几个问题值得关注。
首先,翻译是民族精神相通的重要途径。中国当代诗歌走出去,需要通过翻译消除表达形式造成的障碍,探求中国诗歌与其他国家诗歌内在民族精神的沟通和理解。诗歌翻译审美功能的实现,取决于译者及其选择的翻译策略,因此,建议诗人译诗,更能弥补翻译之失,至于策略,可采用“文化异化,语言归化”二者的辩证统一。
其次,中国当代诗歌的对外推介应充分发挥主动性。中国当代诗歌真情所致,更能体现中国当代的世界观、价值观,但这一点在其走出去的过程中尚未引起足够重视。我们要充分发挥中国各种媒体、出版机构的主动性,根据不同国家和民族诗歌的特点,选择既能更有效体现中国当代精神、又能与所在国诗歌精神相通相融的中国当代诗歌,采取适当的翻译方法和传播途径,推动中国当代诗歌的国际化传播,让中国诗歌精神成为所在国诗歌精神的有机组成部分。
目前,很多中国古代诗歌经过翻译,已经走进全球多个国家,成为世界文学宝库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中国古代诗歌走出去的道路不同,在全球化浪潮的推动下,中国当代诗歌走出去的主动性日益明显。当代中国诗人越来越积极地发挥海外推介主体作用,或参加国际性的诗歌合作创作活动、参与国际诗歌节,与世界同行展开交流;或参与诗歌译介,主动联系海外翻译家和出版机构、赞助人。推动东方民族精神的韵律跨越语言障碍,在世界语境中更广泛地被认知、被推崇,建构并扩大中国当代诗歌的国际传播和影响力,成为当代中国诗人义不容辞的历史责任。
此外,中国当代诗歌走出去外部生态环境复杂。世界各国对中国当代诗歌的解读会受多元体系与多重利益主体间互动和博弈的影响,演变为对中国的解读,从而忽视中国当代诗歌的文学质性。因此,对中国当代诗歌的推介应当回归诗歌的文学质性。
文化多元是世界生存发展的常态。基于对中华文化的深刻理解,拥有文化自信的强大底气,方能让中华文化精髓惠及世界。一方面,要找到中国当代诗歌与世界民族文化的相通之处,努力展示其中与世界密切相关且历久弥新的东西,令其与世界优秀多元文化同放异彩。另一方面,中华文化面对外来文化历来具有包容的态度和胸怀,当代诗歌应通过开放自己推动其他文化的开放,并在更高层次上丰富自身、反哺自身、发展自身,变得更加优秀。(孙宜学、摆贵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