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在泰州大桥施工现场
102519辆!4月5日,清明节假日第一天,密集的车流就把位于江苏省泰州市的泰州长江大桥(以下简称泰州大桥)的桥面盖得严严实实。当天的过桥断面流量为日常流量的2.77倍,创清明节过桥断面流量历史新高。
在滚滚车流面前,这座世界首座千米级多塔连跨悬索桥岿然不动。
泰州大桥自从诞生之日起就创造了多项世界纪录,该项目因此荣获桥梁工程界的最高奖——国际桥协“杰出结构工程奖”。能取得如此傲人的成绩,现任江苏交通控股有限公司长大桥总工程师、江苏扬子大桥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吉林,功不可没。
吉林先后参与了江阴长江大桥(以下简称江阴大桥)、润扬长江公路大桥(以下简称润扬大桥)和泰州大桥这3座大桥的建设工作。吉林说,自己大半辈子都在与各种桥打交道,尤其是桥梁跨径较大的长大桥。
误打误撞走上筑桥路
吉林生长在农村,小时候虽然物质条件有限,能接触到的书籍很少,但他从不轻易放过每次学习机会,拼命汲取着知识。
等到参加高考时,他考入了同济大学桥梁工程系。就这样,一个此前对造桥没有概念的农村娃误打误撞进入了桥梁建筑行业。
硕士毕业后,吉林信心满满地回到家乡,成为江苏省交通规划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的一名桥梁设计师,走上了边实践边研究的造桥筑梦之路。
但现实却没能如他想象的那般美好:设计图纸中笔直的桩基在施工中有可能出现倾斜偏差;画稿中平滑的墙面也会因各种因素掉出砖头……把一座桥从图纸搬到现实,并不容易。
经过几年的磨练,吉林设计的跨径达65米的多跨连续薄壁钢构桥——三河大桥,以其连续梁等技术特点,一举获得江苏省勘测设计一等奖。
手拿奖杯的吉林本该意气风发,但他却高兴不起来。通过查阅资料他得知:当时国内桥梁的最大跨径不过100米左右,而且还是上世纪60年代建成的南京长江大桥;国际上,桥梁建筑领域技术突飞猛进,发达国家的跨江跨海大桥早已突破千米跨径。
1992年,吉林获得去日本研修学习的机会。一年后,当他从日本归来时,任何时髦的电器都没带,而是把省吃俭用省下的钱买回一套《日本桥梁设计规范》。
1994年,32岁的吉林参与到江阴大桥的建设工作中。江阴大桥是我国第一座跨径超过千米的特大型悬索桥,在当时已建桥梁中其跨径长度居全国第一、世界第四。
当大桥落成时,作为建设功臣的吉林却并不甘心。“江阴大桥水面以上部分由英国团队承包,此外还有日本专家以合作交流项目的形式参与大桥勘测设计工作。”他深切地感到,我国桥梁事业不仅在技术上落后,在思想理念上也有明显的差距。
为此,他暗下决心,要用中国人自己的技术造世界上最好的桥。
带队实现五项世界第一
2004年4月17日,位于江苏省的润扬大桥的最后一块钢箱梁,在鞭炮声中,缓缓吊起,平稳就位。这是当时国内第一、世界第三的大跨径悬索桥。
锚碇是拴住悬索、嵌入地下的“根”。润扬大桥北锚碇有“神州第一锚”之称,基坑开挖深度达50米,几十米外是湍急的江水。稍有差池,坑内工作人员将有生命危险。
时任现场总工程师的吉林,与技术人员在前期设计和模拟测试中积累了上万条数据,确保基坑开挖作业的安全。但巨大的水土压力,还是让连续墙出现肉眼可见的变形与渗水,现场工人心惊胆战,无人敢继续施工。
“其实我有恐高症,但为了给工人壮胆,就每天下到基坑底部。”吉林带着技术团队与施工人员共进退,最终创造了我国大型超深基础施工的新纪录。
2008年,由吉林牵头的“润扬长江公路大桥建设关键技术研究”项目,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如果说建设江阴大桥是学习,建造润扬大桥是跟随,那么建造泰州大桥就是引领。”吉林说,泰州大桥从设计到施工所有环节都是由我国技术人员自主完成,并创造了多项世界之最。
2006年,吉林出任泰州大桥总工程师。他面对的第一个难题就是该选择哪种桥型。
“考虑到经济、技术和自然环境等因素,我和所在团队选择了多塔连跨悬索桥方案。”吉林说,这种设计能最大限度地减少桥梁对长江航道的影响,并为桥下水域提供长远的发展空间,还可为工程投资方节约1.53亿元。
但特殊的结构形式,带来了前所未有的高难度挑战。当时,世界上同类桥梁跨径仅有百米,而泰州大桥一跃达千米。
为此,吉林带领团队攻克了8项关键技术难题,创造了2×1080米特大跨径、200米高纵向人字形钢塔等5项世界第一。
建桥容易守桥难
2012年11月25日,泰州大桥正式开通。滔滔江面之上,长长的银灰色主缆穿过3座桥塔划出优美的“W”形弧线,一桥将泰州、镇江、常州三市连为一体。
泰州大桥的建成,开创了多塔连跨悬索桥建设的新时代,该项目先后获得英国结构工程师学会卓越结构工程大奖、国际桥梁及结构工程协会杰出结构工程奖、国际咨询工程师联合会工程项目优秀奖等重大国际奖项。
功成名就的吉林,本可以回到位于南京的家中,与妻儿团聚,但他却毫不犹豫地选择继续留在泰州,从跨江桥梁的建设者默默转型为营运管理者。
“我们的造桥水平已经被国际认可,但我们养护桥梁的能力还没有得到国际同行的全面认可。”吉林说。
我国建造大桥的设计使用寿命是100年,而发达国家要求大桥的使用寿命达到200年,这一对比数据让吉林很受触动。他意识到,管理养护和建设同样重要,而相关桥梁的维护管理在国内还有不少空白。
建桥有丰碑,守桥却寂寞。守桥不似建桥,守桥需要日复一日的重复,但即使是在寂寞、单调的守桥过程中,吉林也一直坚守着他的敬业精神。
泰州大桥的管养里程近100公里,管理难度大,技术要求高。从2012年到2018年,这几年来,只要没有特殊的事情,吉林每隔两三天就会走上桥去看看,他要察看每个构件的使用情况。去的次数多了,吉林和很多基层员工渐渐熟起来,但他们不知道眼前这个“熟悉的陌生人”竟是公司一把手。
为了探索科学的管养方案,他超前谋划、潜心研究,针对泰州大桥特殊的桥梁结构,邀请专家对大桥运营阶段技术性能发展变化趋势进行研讨,主持编制《泰州大桥未来10年科学养护管理规划方案》,并先后完成了泰州大桥长大桥运营安全风险防控与示范、主桥钢塔防火、三塔悬索桥钢箱梁重点部位疲劳裂缝预防性养护维护关键技术等课题的研究。从建设到养护,他先后获得相关发明专利11项,牵头或参与省级标准编制7项,发表相关论文20多篇,编著书稿3部,获得省部级科技进步奖励11项。
泰州大桥开通营运近六年来,道路技术状况良好,至今未进行过大、中修,主桥桥梁技术状况评定一直处于一类。2018年底,《泰州大桥长大桥梁运营安全风险防控与示范》项目荣获2018年度中国公路学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
“只要和桥在一起,让我做什么都可以。”采访到最后,不擅言词的吉林用这样一句朴实的话概括了自己30余年的筑桥历程。
人物档案
吉林,江苏省海安市人,现任江苏交通控股有限公司长大桥总工程师,江苏扬子大桥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曾先后参与江阴大桥、润扬大桥等桥梁的建设工作。(张晔 吴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