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好中国故事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系列”图书在沪发布
2020-08-13 09:11    来源:中国新闻网    点击:

 

8月12日,国家出版基金项目、中国首套用英文系统介绍中国传统文化故事的读本“中华优秀文化传承系列”(英文版)在2020上海书展上举办新书发布会。

该系列图书精选浩瀚中国文化题材中最具代表性的故事,以通俗易懂的内容,精美的艺术设计,助力中国传统文化走出国门。

据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系列”共分《中国神话故事与三十六计》《中国历史著述》《中国成语故事》《中国历代著名绘画作品鉴赏》《中国历史人物》《中国古建筑及其故事》六册。该系列图书将错综复杂的事件和人物概括成可读性强的故事,其中囊括了探究人类起源和信仰的神话故事、集合古人智慧与谋略的“三十六计”、凝结璀璨文明的历史著述、具有深远影响的历史人物、浓缩汉语精华的成语故事、意蕴悠长的中国画以及巧夺天工的古代建筑。

“作为英文报纸的记者和编辑,每天的工作就是报道中国,我一直在讲中国的事情、解释中国、介绍中国,但是我发现外国人对我们中国了解真的是很少。”丛书作者、中国资深英文媒体人张慈贇在当天的发布会上表示,这套丛书旨在为中西跨文化交流搭建一座稀有并珍贵的桥梁,让更多的外籍人士参与到阅读中来,从而更深一层地认知和欣赏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

张慈贇指出,过去出版的中国传统经典的翻译作品,大多只注重文本的表述方式,忽视了中西方跨文化传播中的差异和细节,没有考虑到文化传播者和接收者的心理特征及价值取向,“这样的东西我个人觉得受众范围比较小,而且读起来也会比较困难,你只有用英语去思维,才能写出流畅的东西。”

在撰写过程中,张慈贇不但注重内容和文本表达,亦考虑到文化传播者和接收者的心理特征及价值取向,为求达到内容通俗易懂,能被海外受众所接受。《清明上河图》与《蒙娜丽莎》、“覆水难收”与英文谚语中“无需为打翻的牛奶哭泣”……这些颇具新意的对比,看似相距甚远,实则为不同文化下的读者开辟了一条新的路径。

“中华优秀文化传承系列”总策划、中国资深的辞书编撰出版人和英语语言学学者朱亚军表示,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浩如烟海,也是作者、读者包括出版社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作为译文出版社,我们有责任将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推介出去,让世界了解中国,未来这个系列这个书有多少我们出多少,不会封顶。”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系列”(英文版)将于近日面向海内外正式发行。(周卓傲 叶颖)

 
 
(责编:刘喆、丁涛)

相关热词搜索:成由勤俭败由奢,让我们重温那些勤俭节约的故 中国自然科学论文全球第一 数量超美国 120余件纸艺术作品亮相山东 创新演绎中国纸文 中国海警局破获涉123亿元走私案

上一篇:成由勤俭败由奢,让我们重温那些勤俭节约的故事
下一篇:印行超6亿册,70岁的《新华字典》如何成为传奇?

友情链接: 新华网 中央纪委监察部 央视网 中国政府网 半月谈 中国经济网 凤凰网 法制日报 人民网 中国网 中青网 光明网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