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支年轻团队让科学在镜头里“美丽”
2022-07-05 10:46    来源:中国青年报    点击:

 

 化学沉淀反应一瞬间的千姿百态、显微镜下的金属置换反应步骤、古代科学巨著《天工开物》里的金属冶炼用了什么原理……这些在平常人眼中很难观察到的细节,被一群85后、90后用显微设备加影视装备做成了“影片”,呈现在大众面前。

  这是安徽省合肥市包河区创意文化产业园里的一支创业团队,由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清华大学的毕业生,及海归硕士、博士组成,他们搭建了“美丽科学”可视化技术平台,曾参与《风味人间》系列纪录片拍摄,展现微观视野下食物风味的变化过程。

  2014年,团队起初的创业想法是“美丽化学”。“提到化学二字,很多人会联想到枯燥、有毒、爆炸等,我们琢磨,用大众没有见过的视角和影视化的手段,来展示化学的美丽,以及反应过程中有冲击力的一面。”团队负责人高昕回忆。

  但短视频的制作并非易事,得经历很长且反复的过程:针对一组化学反应,想表达什么样的科学概念,团队要先策划、调研,论证拍摄可行性,再进入拍摄制作阶段。有时,为了最想要的那一个镜头画面,团队得重复拍摄无数次。

  科学实验的不确定性,决定了项目制作时间不可控,需要不断推倒重来和试错。高昕坦言,有些化学反应速度特别快,很难抓住某个有画面的瞬间,换一个实验环境、不同溶液的浓度差异、自然温度条件等都是影响因素,“画面里如果有微小气泡会影响美观度;有时候实验做到一半,液体流出画面之外,就得重拍;哪怕摄像景深稍微调整,都会失去拍摄焦点”。一个项目拍下来,团队往往会留存大量的素材,最终呈现在镜头的素材可用比仅为百分之一。

  “天工百炼”项目花费了团队近两年时间。他们要将《天工开物》一书中描述的化学反应用CG动画呈现。比如,如何在矿石中提炼锌,化学元素如何从固态变为液态再变为气态,如何在火炉中进行矿石冶炼,这一系列微妙的反应虽然在书中有所记载,但现代人看来,其内容十分抽象。

  团队线上线下寻找文献支持,找相关领域专家了解情况,经过一番“烧脑”制作,10组科普视频、数字体验程序上线,既让动画效果有观赏性,也用现代科学技术原理诠释古人的智慧。

  2017年,教育部发布新修订的《义务教育小学科学课程标准》,明确将小学科学课程起始年级调整为一年级。团队抓住了创业机遇和新的方向,打造针对青少年的可视化素质教育平台,将科学课的知识点“拆开揉碎”呈现。“科学是需要探究的,要带给孩子新奇理念。没有科学思维的引导,很难培养孩子的科学精神和兴趣。”高昕说。

  团队和一线教育工作者合作开发了课件、视频等数据资源,打造虚拟实验轻交互平台。比如依托模拟显微观察、红外互动观察等实验平台,孩子们点击大屏幕电脑,就可以实现科学知识的交互实验。

  在一款交互实验中,随着屏幕内的红外成像扫描过一朵荷花的不同位置,孩子可以对不同点的温度进行判断,并猜测、验证“为什么荷花的中心点温度最高”等科学话题。

  地球和宇宙领域的课难上、网上找资料难、孩子对天文知识产生的问题多……这些年,基层教师反馈的问题也进入团队视线,他们多次调整和迭代产品形式及软件功能,开发出覆盖国内1.5万所中小学的包含物质科学、生命科学、宇宙等课程的产品。

  曾有一位家长打电话来表示要捐款,希望公司生产更多全科教育产品,让更多孩子爱上科学。这让团队很受鼓舞。

  近年来,合肥市包河区推动数字创意文化“链”式发展。该区创意文化产业园内包含国家广播影视科技创新实验基地、安徽首个创意文化产业集聚基地等,吸纳包括“美丽科学”在内的一批数字创意创业企业。

  产业园帮团队对接、争取安徽省战略新兴产业、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项目等资金支持。眼下,团队拥有1200平方米的办公场地,打造了4个专业实验室。创业8年来,团队从3人扩大到40多人,基本都是90后。

  (视频拍摄 王海涵 剪辑制作 实习生 汪甜 部分视频素材来源于受访者)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王海涵 王磊 实习生 汪甜

(责任编辑:支艳蓉)

相关热词搜索:这些年轻人,用AI“温暖世界” 我科研团队发明幽门螺杆菌单细胞精准诊疗技术 山西吕梁通报“一年轻女子被殴打视频”:6人 中医文化传承专业委员会积极参加河南省人口学

上一篇:新研究:过去数十年全球“火灾天气”频率显著增加
下一篇:“0蔗糖”冰淇淋≠“0糖”

友情链接: 新华网 中央纪委监察部 央视网 中国政府网 半月谈 中国经济网 凤凰网 法制日报 人民网 中国网 中青网 光明网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