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海洋防灾减灾事业健康发展
国家海洋局孙书贤副局长解读《海洋观测预报和防灾减灾“十三五”规划》
近日,国家海洋局印发了《海洋观测预报和防灾减灾“十三五”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规划》有哪些亮点?“十三五”期间,海洋预报减灾方面有哪些主要任务?就此,中国海洋报记者采访了国家海洋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孙书贤。
记者:请简要介绍 “十二五”期间我国海洋观测预报和防灾减灾工作的基本情况。
孙书贤:“十二五”期间我国海洋观测预报和防灾减灾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首先是海洋观测预报和防灾减灾法制规划体系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国务院先后颁布实施了《海洋观测预报管理条例》《全国海洋观测网规划(2014年~2020年)》。其次是海洋观测预报和防灾减灾能力迈上了新台阶,涵盖岸基海洋观测系统、离岸海洋观测系统以及天基观测能力的全国海洋观测网初具规模;海洋预报业务快速发展,全球化、精细化水平不断提高,海洋预报产品的影响力不断增强;海洋灾害风险防范各项工作成效显著,灾害调查评估业务化工作稳步推进,海洋灾害应急管理工作成效显著;海洋预报减灾领域应对气候变化工作扎实开展,海洋气候监测和预测产品不断丰富,有效提高了公众对海洋领域气候变化工作的认知度。
记者:“十三五”时期我国海洋观测预报和防灾减灾工作面临哪些机遇和挑战?
孙书贤:我国目前正处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也是推进海洋强国建设的关键时期。面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形势,要求我国实现防灾减灾工作从注重灾害救助向注重灾前预防、从减少灾害损失向减轻灾害风险、从应对单一灾种向综合减灾的“三个转变”。
从国内看,近年来,随着我国沿海地区的经济快速发展,产业和人口要素加速向海边聚集。同时,受全球气候变化影响,发生重大海洋灾害的风险也日益突出,给我国海洋防灾减灾工作带来了巨大挑战。此外,随着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我国企业纷纷走出国门开拓海外市场,也迫切需要加强我国的全球海洋观测预报和防灾减灾能力建设。
从国际看,海洋观测的区域精细化和全球一体化趋势更加明显,新型传感器、新型水下移动观测、深海观测以及卫星遥感观测手段得到广泛应用。海洋预报产品更加精细,以数值预报为核心的预报技术不断强化,预报公众服务的方式更加多样。此外,随着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公海管辖和极地保护等问题的日趋紧迫,国际上要求中国承担大国责任的呼声日益高涨,对我国参与全球事务也提出了新的要求。
面对国际国内形势,我国的海洋观测预报和防灾减灾工作还有三个方面有待提升:一是基础能力需要提升。二是业务体系有待完善。三是专业人才队伍有待进一步加强。
记者:《规划》的发布实施有什么重要意义?
孙书贤:“十三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也是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关键时期。海洋预报减灾作为一项基础性公益工作,对建设海洋强国和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实施都具有重要意义。制定和实施《规划》,既是全面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我国海洋事业决策部署的重要举措,也是促进海洋防灾减灾事业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具体来说,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尽快适应海洋强国建设的迫切需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明确提出,要拓展蓝色经济空间,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健全公共安全体系,推进军民深度融合发展。《规划》以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为指导,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对海洋观测预报和防灾减灾工作进行了系统、全面的部署,对促进海洋强国战略目标的实现具有深远的指导意义。
二是推动在海洋领域进一步深化改革。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作出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国家海洋局也成立了落实全面深化改革工作小组,对海洋领域的各项改革任务提出了明确要求。《规划》着眼国家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和蓝色生态文明建设的需要,站在国家海洋事业发展全局的高度,提出了“一站多能”“一中心多基地”等具体的工作任务,对推动海洋领域的体制机制改革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三是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实施。随着海洋在国际政治经济格局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凸显,我国参与全球海洋治理和深化海洋国际合作,对海洋观测预报和防灾减灾工作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迫切要求我们“走出去”,加强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的多双边合作,共同提高对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沿线海域的海洋环境认知水平,发布更具针对性的海洋预报产品,为周边国家提供科学的海洋防灾减灾决策服务。
四是科学指导海洋观测预报和防灾减灾体系建设。这些年在国家和地方各级海洋主管部门的共同努力下,我国的海洋观测预报和防灾减灾工作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仍然存在着不少薄弱环节和发展差距。《规划》的制定出台,对科学规划各级海洋部门的业务布局与合理分工,实现“全国一盘棋”,发挥集体优势,共同做好新时期的海洋观测预报和防灾减灾工作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记者:请问《规划》有哪些特点?
孙书贤:《规划》与时俱进、承上启下,是衔接国家“十三五”期间有关规划以及《国家海洋局“十三五”发展与改革规划》《全国海洋观测网规划(2016~2025)年》《“一站多能”海洋(中心)站“十三五”实施方案》《“智慧海洋”工程总体方案》、全球海洋立体观测网总体框架及“十三五”重大工程和海洋防灾减灾专项二期工程建设的指导性文件。《规划》总体上有3个主要特点:
一是需求引领与问题导向相结合。既满足海洋事业发展对观测预报和防灾减灾的迫切需求,与国家“十三五”规划相衔接,又着眼海洋观测预报和防灾减灾自身发展的需要,对解决该领域长期存在的薄弱环节和突出问题提出了具体的改进措施。
二是兼顾了继承发扬与改革创新。既总结了海洋观测预报和防灾减灾工作过去取得的成果经验,又适应海洋观测预报和防灾减灾体系长远布局和创新发展需要,明确了“十三五”时期的指导思想、改革目标和工作重点。
三是坚持了统筹国内和国际两个大局。既注意把握国内沿海经济社会发展对海洋观测预报和防灾减灾工作的要求,又积极谋划和参与国际海洋规则的制定,提高我国参与全球海洋治理和深化国际海洋合作的影响力和话语权。
记者:《规划》提出的发展目标是什么?
孙书贤:《规划》明确了海洋综合观测能力明显增强,海洋预警报服务水平稳步提高,海洋防灾减灾工作基础更加完善,海洋公共服务能力有效提升是我国海洋观测预报和防灾减灾工作的总体目标。我们将按照“一站多能”的总体构想,将具备条件的部分海洋站升级为中心站,同时新建、升级和改造一批岸(岛礁)基、离岸海洋观测站(点),使我国沿岸平均100公里范围内有1个海洋观测站(点),建设海洋立体观测网;实现近海海洋灾害预警报准确率在“十二五”基础上提高3%~5%;强化重点区域的海洋灾害风险管控,加强海洋减灾综合示范区建设和管理工作;完善海洋观测预报和防灾减灾领域的法律法规和标准体系,不断扩大专业人才队伍规模,丰富公共服务产品种类。
记者:《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明确提出我国要建设全球海洋立体观(监)测系统。对此,《规划》是如何考虑的?
孙书贤:全球海洋立体观测网建设是国家十三五规划纲要的重大工程之一,国家海洋局对此高度重视,专门组织专家团队开展了顶层设计和“十三五”建设方案编制工作。《规划》编制中对全球海洋立体观测网建设和《全国海洋观测网规划》、国家海洋局正在组织实施的海洋防灾减灾能力建设专项以及“一站多能”等重点工作进行了统筹和衔接。
记者:《规划》在发展目标中提到 “一站多能”的总体构想,对我国的海洋站建设提出了什么要求?
孙书贤:今年10月,国家海洋局印发了《“一站多能”海洋(中心)站规划布局方案》,提出整合国家海洋局海洋观测监测基础能力,对观测监测体系发展统筹布局,使海洋站既能够实施海洋观测预报、海洋防灾减灾、海洋生态环境保护,也能够满足海岛保护管理业务等多种需求,实现“一站多能”,避免重复建设,提升海洋站综合业务效能。
记者:《规划》确定了哪些任务?
孙书贤:《规划》对未来5年我国海洋观测预报和防灾减灾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明确了“十三五”期间海洋观测预报和防灾减灾工作的6大任务。一是加强海洋观测能力,优化海洋观测系统布局,增强观测系统运维能力;二是提升海洋预报水平,强化海洋预报业务管理,突破海洋预报关键技术,提升海洋预报服务水平,增强海洋预报支撑能力;三是提高海洋防灾减灾能力,夯实海洋减灾工作基础,提升海洋减灾决策服务水平,加强海洋减灾宣传教育;四是深化海洋环境保障与服务工作,完善海洋数据传输网络,提升海洋信息服务能力,强化专题环境保障工作。五是积极开展海洋预报减灾领域应对气候变化工作,提高海洋气候监测预测水平,加强气候变化影响评估;六是打造高素质人才队伍,扩大人才队伍规模,提高从业人员素质,创新人才激励与评价机制。
记者:为贯彻落实《规划》,国家海洋局今后将采取哪些具体措施?
孙书贤:《规划》围绕发展目标,充分考虑海洋观测预报和防灾减灾工作的现状和面临的国内外形势,从4方面提出了保障措施。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强化监督管理;二是加强资金保障,拓宽投入渠道;三是加强制度建设,完善标准体系;四是加强科技创新,提供坚实保障,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全面提升海洋观测预报和防灾减灾的能力和水平。(记者 方正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