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
2021-06-04 20:41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    点击:

 

 光明日报记者 万玛加 靳晓燕 光明网记者 张秋菊

  江河源头、中华水塔、地球第三极;戈壁荒漠、丹霞雅丹、冰川冻土;高原、河湖、湿地;辽阔、高远、净美。青海是人们向往的诗和远方。

  在72万平方公里的青海大地上,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深入人心,筑牢国家生态安全屏障,确保“一江清水向东流”已成为青海全省上下的一致行动。近年来,青海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四个扎扎实实”重大要求,深入实施“一优两高”战略部署,从生态环境保护到群众生产生活,从战略布局到产业发展,将生态保护优先理念贯穿发展始终,加快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

青海: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

  青海省玉树州囊谦县扶贫产业园,牧民在学习藏陶技艺。光明日报记者 万玛加摄/光明图片

  打造生态新高地 建设国家公园省

  青海之美,美在绿色发展的底色;青海之美,美在生态报国之志。“把生态保护放在首位”“让绿水青山永远成为青海的优势和骄傲,造福人民、泽被子孙”,青海人民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谆谆嘱托。

  五月底,三江源黄河源区,薄雪覆盖在土壤之上,藏野驴在茫茫原野散步,水鸟在鄂陵湖悠闲停留。这里是青海果洛藏族自治州玛多县,也是青海省海拔最高的县,全年只有冷暖两季之别,却是三江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核心腹地,是黄河的发源地和黄河上游最大的水源涵养区。退牧还草、沙漠化防治、湿地保护、封湖禁渔……一项项生态保护和建设项目先后在这里实施。

  穿上制服,骑上摩托车,带着垃圾袋,玛多县扎陵湖乡擦泽村牧民、生态管护员曲加开始了三江源国家公园黄河源园区的巡湖工作。记录野生动物的踪迹、观测水位变化、清理垃圾、对管护区内发生乱砍滥伐林木、乱捕滥猎野生动物等行为及时报告,予以制止……使用智能巡护终端,曲加把自己工作的线路信息、追踪记录等随时上报。作为生态管护员,曲加每月有稳定的收入,并和黄河源园区的3041名伙伴一起成为环境的保护者。他们在履行林草资源保护职责的同时,充分发挥“一员多能”的作用,不仅是生态管护员,而且还是宣传员、科技推广员。牧民由传统的草原利用者转变为草原保护者,在家门口端上“生态碗”,吃上“绿色饭”,实现了“一人护草,全家脱贫”。

  青海最大的价值在生态,最大的责任在生态,最大的潜力也在生态。禁游令,是青海采取的一项特别的环保措施。可可西里、岗什卡雪山、年保玉则、青海湖鸟岛和沙岛等高原景区,游人只能从网络搜索中目睹曾经的容颜。通过加快实施三江源二期、祁连山、青海湖等重点生态工程,青海省黑土滩治理区植被覆盖率由治理前不到20%增加到80%以上,藏羚羊数目恢复到了7万多只,青海湖鸟类种数增加到225种,各类自然保护地成为野生动物繁衍生息的乐园。

  独特的区位造就了青海独特的资源优势。2020年上半年,青海省开启了国家公园示范省三年行动计划。青海国家公园示范省建设是以三江源、祁连山、青海湖、昆仑山国家公园为核心,“四梁八柱”为一体的国家公园建设,将成为保护地球“第三极”青藏高原的重要抓手。

青海: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

三江源头。马福江摄/光明图片

  文化产业蓬勃兴起 教育事业跑出“加速度”

  从高质量发展到高品质生活,一个事关国计,一个连着民生,共同指向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青海黄南藏族自治州,因地处黄河之南而得名,黄南是文化孕育滋养的地方。5月21日,2021青海文化旅游节黄南州分会场活动暨热贡唐卡艺术之都千人徒步文化体验游活动在同仁市举行。沿着徒步路线,游客们沿途眺望藏式民居、古寺,驻足谈论起人们常常提及的热贡艺术。热贡艺术主要包括绘画(唐卡、间唐)、堆绣、雕塑(木雕、泥雕、石雕)、建筑、图案等,是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在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娘本心目中,唐卡作为藏族文化中一种独具特色的绘画艺术形式,具有非常强大的生命力。“一棵有根的树可以长到1000年,真正的唐卡就像有根的树,它的生命力可以持续上千年。”娘本所在的同仁市隆务镇吾屯村是有名的“中国唐卡之乡”。今年,热贡文化生态保护区成为全国首批认定的7个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之一。随着“热贡艺术”在传承中日益丰富和发展,热贡文化产业已成为农牧民脱贫致富的重点产业。

  “热贡六月会、藏戏会演、五彩神箭等一大批文化活动,吸引着远道而来的游客。热贡地区有文化企业达到572家,热贡艺术品的收入由10年前的2.4亿元增长到现在的12.6亿元。”青海省文化和旅游厅厅长张宁说,除了黄南,果洛围绕“格萨尔文化”、互助围绕“土族文化”、循化围绕“撒拉族文化”都闯出各自的文化发展新路。

  饶有兴致地制作乐高机器人;小心翼翼缝制民族文化手工艺品;精心描绘民族风情手工画……在海拔3700米的青海果洛州玛沁县第三民族小学,学生们在老师指导下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随着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乡村少年宫”等计划的实施,三小教学活动内容不断丰富,目前已有22个兴趣小组。崭新的教室、学生宿舍,开阔的足球场、篮球场,这所农村学校改变着人们对村小的固有印象。在海东市乐都区瞿昙镇徐家台村徐进科家里,老人回忆着当年从事教育的艰难,没有正式的教师、校舍,但“耕读传家”、崇文重教的传统影响着村里人,也哺育出一批批大学生。

  青海省教育厅厅长韩英告诉记者:“党的十八大以来,青海基础教育普及水平显著提升,办学条件明显改善,教学保障机制健全,如今我们最美的建筑是校园,最灿烂的是孩子们的笑脸,青海教育跑出了‘加速度’。”2021年是“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青海将继续加大资金投入力度,扩大公办幼儿园资源总量、推进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巩固高中阶段教育普及攻坚成果,支持高校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西宁大学筹建,预计全年将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5亿元。

  聚力脱贫攻坚 携手同奔小康

  “父辈们小时候挨饿受冻,过的都是苦日子,哪像现在,我们老百姓的日子比蜜甜,这要感谢共产党啊。”年过60的韩进禄是青海省海东市化隆回族自治县的农民,也是这个“拉面之乡”有名的致富带头人,说起时代的变迁、日子的红火,他深有感触。

  上世纪80年代,韩进禄和乡亲们走出贫瘠大山,亲帮亲、邻帮邻,进城开起了拉面店,经过三代人的努力,这碗小小的拉面,不仅“拉”出了70多亿元的脱贫致富大产业,也让青海“化隆拉面”享誉全国。“截至目前,青海人在全国各地及境外地区开办拉面店达3.3万家,从业人员约19.5万人,年经营性收入近200亿元。”化隆回族自治县地方品牌产业培育局局长马玉忠说,拉面成为当地脱贫致富的“致富面”“小康面”。

  地处青海“南大门”的玉树州囊谦是全省牦牛存栏量最大的县,为了持续推进精准扶贫,囊谦县先后成立了42家生态畜牧业合作社。把草场、牲畜、劳力等生产要素集中起来,采用现代化经营模式,一年多时间出栏量就突破20万头,带动一大批农牧民脱贫致富。香达镇大桥村,致富能手安完扎美返乡担任村支部书记,带领群众搞起运输车队;毛庄乡雅杰合作社社长扎西达哇带领群众织起藏毯,年分红超过千元;娘拉藏酒、安久藏香等一批经营牦牛、青稞、光伏、旅游、民族手工艺的特色产业开始茁壮成长。

  党的十八大以来,青海省全面打响脱贫攻坚战,紧紧围绕“扶持谁”“谁来扶”“怎么扶”“如何退”等根本性问题,精准施策,攻坚克难。青海省建立脱贫攻坚政策体系、责任体系、考核体系、投入体系,科学搭建脱贫攻坚“四梁八柱”。五年来,配套完善政策法规性文件281份,累计投入财政专项扶贫资金227.8亿元,落实扶贫小额贷款34亿元,统筹整合财政涉农资金705.3亿元。

  到2019年年底,青海省交出一份优异的成绩单,全省42个贫困县、1622个贫困村全部脱贫退出,实际减贫53.9万人,绝对贫困和区域性整体贫困在青海得到有效解决。“贫困群众人均可支配收入从2015年2196元增加到目前的10504元,年均增长36.8%,‘造血’功能明显增强。”青海省乡村振兴局局长李青川说,青海省农牧区生产生活条件大幅改善,村容村貌发生翻天覆地变化,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保障水平明显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

  脱贫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不停息,不放松,新的征程已然开启。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画好民族团结进步“同心圆”

  “5月22日,我们玛多发生了7.4级大地震,关键时刻,全国各地各民族兄弟姐妹献爱心、伸援手,打通交通线,千里驰援,送来了各种救援物资,我们玛多人民真心感谢他们!”果洛州玛多县委书记丁凤山感慨地对记者说,在我们黄河源头的土地上,民族团结、奋进感恩的精神在这次抗震救灾中体现得淋漓尽致。

  “在青海这片热土上,有54个少数民族,占到青海总人口的47.7%,同时民族区域自治面积达98%。多民族聚居、多宗教并存、多文化交织,民族团结是青海各族人民的生命线。”青海省民宗委主任吴德军说,千百年来汉、藏、回、土、撒拉、蒙古等各民族在青海这片热土上休戚与共、水乳交融、和衷共济,共同演绎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生动历史。

  “我们社区有8个民族,我们家就占了3个,我是藏族,我媳妇是回族,弟媳妇是蒙古族。”海北藏族自治州祁连县八宝镇城西社区的扎西才让说起民族团结颇有心得。多年来,他这个由不同民族组成的小家相处和谐,笑声不断,和各民族邻居也亲如一家,对邻里的各种困难,他们总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予以热心帮助。

  “我们的‘民族团结一家亲’微信表情包特别有意思,满满的正能量。”来自玉树藏族自治州曲麻莱县的小伙子尼玛江措打开手机给记者介绍着,这组表情包一经推出,迅速被点赞、转发、分享,人数一时间呈几何级数增长。“我们全家都特别喜欢。通过互联网+民族团结的形式,潜移默化地影响周围的人,激起大家的情感共鸣。”尼玛江措开心地说。

  党的十八大以来,青海省聚全省之力创建民族团结进步先进区,全力打造新时代民族团结进步的“青海样板”。如今的青海,从城市社区到农村牧区,从机关到学校,从企业到军营,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活动成果丰硕。

  在柴达木盆地的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把民族团结宣传教育纳入全州法治教育、公民道德教育、国民教育、党员教育全程,与少数民族文化“联姻”、与少数民族传统节庆“结对”,使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持久深入,贯穿始终。在河湟谷地的海东市平安区平安镇化隆路社区,每到黄昏,各族居民就会聚在广场跳“锅庄”,打太极、比书法,社区成立的文艺队、民族乐队、秧歌队和老年书画协会已成为各民族联谊沟通的载体。在省城西宁市东关回族女子小学,民族文化特色走廊、“中华大家园”主题校园文化墙,民族舞蹈操……处处洋溢着浓郁的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氛围,学校把民族团结进步教育融入日常教育过程中,通过形式多样的活动培养学生们的民族团结意识。

  党的十八大以来,青海省坚持打造“民族团结进步+”的新业态,把民族团结进步与文化名省、旅游名省、生态强省战略深度融合,各项民生事业结硕果,各族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近年来,青海省6个民族自治州经济平均发展速度达到10.3%。6个自治州和东部各县已全部建成高速公路,民族地区98.4%的乡镇和82%的建制村公路畅通。”吴德军介绍说,青海在全国率先实现“3个第一”,2019年,青海成为全国第一个所有市州建成民族团结进步示范的省、第一个全国示范县市区数量过半的省、第一个一次性荣获全国模范集体县市区数量最多的省。民族团结进步事业走在了全国前列。

  事成于和睦,力生于团结。目前,青海省正在全面推进青海民族团结进步示范省建设。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青海各族同胞要手挽着手、肩并着肩,共同努力奋斗,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奋力书写新时代青海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新篇章。

青海: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

扫一扫二维码,带你看黄河源头的生态。

  《光明日报》( 2021年06月04日 05版)

责编:孙宗鹤 

相关热词搜索:构建权责明晰责任链健全执法司法责任体系 我国行政执法监督体系逐步构建 促严格规范公 2021年六五环境日国家主场活动在青海西宁举办 构建新发展格局,是事关全局的系统性深层次变

上一篇:创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省
下一篇: 因地制宜广开门路 各地采用多种方式振兴乡村

友情链接: 新华网 中央纪委监察部 央视网 中国政府网 半月谈 中国经济网 凤凰网 法制日报 人民网 中国网 中青网 光明网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