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底还有45户未脱贫,如今全都摘帽,广西融水县良陇村—— 一
2020-12-16 09:13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点击:

 

 核心阅读

  为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广西融水苗族自治县良陇村的干部群众今年都铆足了劲:每一户贫困户都有专门的扶贫干部定点帮扶,因户施策;致富能人帮乡亲们搞好养殖,解决运输与销路难题;贫困群众走上村里的公益岗位,家门口就业,实现稳定增收。经过大家的共同努力,良陇村如期摘帽出列。

  

  大苗山里的良陇村,是广西融水苗族自治县红水乡中最偏远的村子,也是国家挂牌督战贫困村。良陇村驻村第一书记刘浩说,2015年底,良陇村贫困发生率高达66.5%,到2019年底,还有45户146人未脱贫。

  2020年是脱贫攻坚决战决胜之年,苗寨里的良陇村村民们干劲十足。他们兴产业,稳就业,干群同心,终于使村里所有人都达到了脱贫标准。不久前,记者走进良陇村,探访这里的脱贫故事。

  干部帮扶下功夫

  带着老乡奔小康

  今年6月,驻村工作队队员韦意攀第七次来到贫困户贾元华家里走访。上门前,他琢磨了一会儿措辞,见面便对贾元华说:“贾大哥,你以前不是做过搬运工嘛,我见县里正好招工,一个月工资2500元,还管吃管住。”贾元华为难地说:“我妈年纪大,需要人照顾她。地里的水稻也需要人打理,我就不出去了。”

  “那养鸡咋样?村里有合作社,可以提供技术指导。你如果决定养,我还可以帮你买鸡苗。”贾元华还是摇了摇头。

  韦意攀没放弃:“贾大哥,你现在没有稳定的活计,打零工也没超过一个月的,这样下去可不是个办法。”贾元华也有些无奈:“我瞎了一只眼,干活实在有困难啊。”

  一次没谈妥,韦意攀没灰心,转头就开始做贾元华亲戚的工作。老贾的叔叔、堂哥、表妹……韦意攀都打了招呼,让他们隔三差五去给贾元华做思想工作,连贾元华的母亲都跟他说:“孩子,你多挣点钱,我这心里头也踏实一些。”

  眼见贾元华有了动力,韦意攀赶忙趁热打铁:“贾大哥,我给你联系好了村里的木耳基地,做木耳管护工作,要不你去试试?”贾元华被他说动了心。

  木耳长成以后,韦意攀又帮忙联系收购。今年9月,贾元华领到了1300元的工资,尝到了甜头。这些天,村里答应帮忙照顾老母亲,他又主动要求去县里的家具厂当拼装工人。“我现在就想努力赚点钱,然后娶上媳妇。”贾元华高兴地说。

  眼见贾元华脱贫致富的劲头越来越足,韦意攀又打开工作本,理清接下来的扶贫任务:“贾老合是护林员,天气转凉了,得问问他巡山有啥需求;贾荣成身体不好,得再跟医院联系一下;贾忠田的孙子务工去了,得了解一下工作情况……”

  不只是韦意攀,决战决胜脱贫攻坚之年,良陇村的扶贫干部们都把心中的弦绷得更紧了。今年,良陇村实施“一户一策一干部”的举措,45户贫困户全都有专门的帮扶干部负责联系,定期开展谈话交流。同时,帮扶干部为每一户都列出“受益明白卡”,每个季度更新一次,列明他们获得的产业奖补、低保金、养老保险金等受益类别和金额,逐条落实,让脱贫不落下一户一人。

  致富能人带好头

  土鸡销路不用愁

  “又有一车土鸡卖出去了!”良陇村云辉月英种养专业合作社负责人何云辉笑声不断,“运输不愁,销路不愁,以前愁的事,现在统统不用愁。”

  但在今年初,何云辉还在为土鸡的运输和销路发愁。受疫情影响,村里的路暂时性关闭了,饲料进不来,土鸡出不去。面对这种情况,老何心里没底,合作社里的贫困户心里更没底:没饲料,可以喂糠;没鸡舍,可以散养;没技术,可以找人帮。可土鸡运不出去,销路打不开,村民们感到收入没保证。那会儿隔几天就有人来找老何,抱怨的、诉苦的,甚至撂挑子不干的……“合作社是你牵头的,土鸡卖不出去,你得负责。”

  正当老何发愁该怎么办时,转机来了。中国铁路南宁局集团是良陇村的帮扶单位,曾帮过村里修卫生室、改建小学,这一次也向他们伸出了援助之手:合作社里的土鸡,他们全包了。老何说:“他们包销,也不全是因为定点帮扶的缘故,根上还是我们的土鸡好。”老何这话说得没错:熬一锅咕嘟冒泡的土鸡汤,汤是白的,泛起的油花不腻,加点盐就能提味。

  除此之外,中国铁路南宁局集团还给良陇村捐了10万元钱,用于购置鸡苗。今年4月12日,首批1万只到位,大伙儿一看有奔头,积极性立马提高了。在老何的带领下,不少人纷纷代养鸡崽,少的领了几十只,多的领了上百只,平均下来每只能赚60元。

  渐渐地,村里探索出“合作社养殖示范+贫困户养殖+帮扶单位包销”的土鸡经营模式,乡亲们只需安心养殖,剩下的不需操心。老何跑前跑后,拉来县里畜牧站的技术人员,每月两次给村里提供养鸡技术指导。时机一到,老何就打电话联系车辆运鸡出村,新买的颗粒饲料机也无偿供大伙儿使用。贫困户贾佣仕说:“多少回遇到困难,都是何云辉给解决的,我们才能坚持下来。跟着他,准没错!”

  有老何等能人带头,大伙发展产业的劲头更足了。全村18名建档立卡贫困人员种植木耳,41名建档立卡贫困人员养殖土鸡。刘浩说,今年脱贫的45户贫困户都发展了产业,户户都有奖补。

  现如今,1万只鸡快卖完了。老何信心满满:“我要带好这个头,明年争取再卖出1万只鸡!”

  村民家门口就业

  稳定增收有保障

  迈入贾雄迷家的吊脚楼,记者就被小山似的稻谷堆吸引了。一数,大尼龙袋足足有40袋。贾雄迷说:“禾仓里盛不下的,都先放到这儿了。”

  贾雄迷今年59岁,3个女儿外嫁后,她和老伴以种水稻为生。今年水稻刚抽穗那会儿,有天晚上,一只野猪下山,跑到田里折腾一宿,踩坏了一亩多的稻子,还刨了一堆坑。天亮以后,贾雄迷来到田里,看到被踩坏的稻子,急得眼泪都要掉下来了。

  后来一连几天的暴雨让稻子又倒了不少,放在往常,今年的收成不容乐观。贾雄迷心里十分后悔,以前村里宣传过水稻保险,自己图省事没买,收成不好只能自己赔钱。今年虽然新种了4亩杉木,可杉木生长的周期较长,远水解不了近渴,咋办?

  这时候,村干部到她家里走访,了解清楚情况后,就为她出谋划策,想出了办法。为增加收入渠道,今年良陇村针对低收入村民开发了公益性岗位。经过村民申请、村级评议、乡级审核后,就能上岗。这一趟流程办下来,贾雄迷当上村里的保洁员。

  保洁员的工作并不轻松。贾雄迷每周都要值班3天,早出晚归,慢慢积累了经验。在村里做保洁,工具得齐全。口罩、手套配备上,挥起扫把就干活了。背篓里有锄头、镰刀和铁钳,锄头平整土包,镰刀割杂草,铁钳夹垃圾。巡视河道时,她偶尔还会把家里的铁锹拿来用。水不深,要是有漂浮物,用铁锹就能捞起。

  在家门口当保洁员,月收入有了保障,贾雄迷乐得合不拢嘴。刘浩说:“今年良陇村共开发村级固定性公益岗位12个,非固定性村级公益岗位46个,生态护林员岗位19个。今年脱贫的贫困户中有22人安排了公益性岗位工作。”

  原以为稻谷今年的收成比较差,没想到后来经过仔细打理,竟获得了丰收。如今有稻谷的收成,再加上家门口就业的收入,贾雄迷每天都笑呵呵的:“这顶贫困帽,是时候摘了。”


  《 人民日报 》( 2020年12月16日 13 版)
 
(责编:郝江震、白宇)

相关热词搜索:严打之下,还有一些网站依然在为虚拟货币营销 八成未能直接回收,快递绿色化还有几步走? 探月工程四期、3次行星探测……未来中国航天 全媒体时代 艺术创作与评论的张力还有多大

上一篇:广州从化将检察工作延伸到基层,有效防范社会风险 靠前一步调解
下一篇:黑龙江粮食生产十七连丰 颗粒归仓保增收

友情链接: 新华网 中央纪委监察部 央视网 中国政府网 半月谈 中国经济网 凤凰网 法制日报 人民网 中国网 中青网 光明网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