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口秀走进大剧场,火爆能持久吗
2020-12-07 09:16    来源:解放日报    点击:

 

 上周,笑果脱口秀《李诞和他的朋友们》第一次在千人大剧场上演,李诞、呼兰、何广智、豆豆等脱口秀明星一一登场,上汽·上海文化广场笑声不断。由于《脱口秀大会》等综艺节目的成功,线上火爆的脱口秀正转移至线下,成为异军突起的舞台表演形式。据不完全统计,仅在上海和北京,就有超过100个脱口秀品牌。

  在许多人印象里,脱口秀适合小剧场、小酒吧,观众坐得离演员很近,演员不断跟观众互动。如今,脱口秀走进大剧场,会水土不服吗?正在崛起的脱口秀,又能给演出行业带来哪些启发?

  简单的形式拥有巨大的能量

  《李诞和他的朋友们》是今年上海国际喜剧节演出之一。上海观众李然曾对现场效果有过怀疑。镜框式舞台、三层观众席,1949个座位,在上座率不超过75%的防疫要求下,现场也能容纳近1500人。李然担心“小剧场的氛围会散掉”,“就像一个笑点扔进一大片海洋,没激起水花,反而被吞没了”。

  为了让脱口秀更适应大剧场,笑果文化多次勘察场地,特别制作了舞美,还将在现场用摄像机捕捉演员的表情,投射到大屏幕。笑果文化副总裁刘丽娟说:“我们的演员,最早都是在酒吧里,在没有人看到的地方一点点磨炼出来的。走进大剧场,对演员来说是新尝试,也希望能用更有深度的内容与大家交流。”

  这是音乐剧演员丁臻滢第一次看线下脱口秀表演。“笑得我下巴都快掉到地上了,内容和现实生活息息相关,我非常喜欢。以我一个演员的敏感来看,他们在大舞台上是有点小紧张的,但表现还是近乎完美。”

  在脱口秀之前,音乐剧也曾迎来类似的“崛起”。因为《声入人心》等综艺节目让阿云嘎、郑云龙等音乐剧演员迅速“出圈”,“明星效应”让买票看音乐剧的观众越来越多。“曝光度还是很重要,脱口秀这两年的曝光度其实是高于音乐剧的,形成了长期效应。就像脱口秀演员说的,他们之前票子卖20、30元都无人问津,剧场里的演员比观众还多。能走到今天并不容易,不是一蹴而就的。”丁臻滢说。

  脱口秀演员周奇墨2018年在南京举办的个人专场,票价仅80元。12月20日,他在上汽·上海文化广场的最新个人专场《不理解万岁》,最高票价为880元,且早已售罄。《李诞和他的朋友们》最高票价达1080元,可以媲美芭蕾舞国际名团和百老汇经典音乐剧在中国的演出。

  在国外,脱口秀早就征服过大剧场。上海国际喜剧节总监、编剧喻荣军提及,两年前,蒙特利尔喜剧节的开幕演出,就是在4万人体育场里举办的脱口秀。英国脱口秀演员迈克尔·麦克因泰曾在可容纳2万人的伦敦O2体育馆演了28场,场场售罄。迈克尔甚至还举办了自己的脱口秀世界巡演,共计售出超过400万张票。“一个人,一支话筒,一瓶矿泉水;观众满场,笑声持续不断。那么简单的形式,在台上能够有这么大的能量。”喻荣军相信,在中国,脱口秀还能征服更大的舞台,释放更多的潜力。

  脱口秀给上海舞台带来什么

  前两年接受采访,李诞总要花时间向记者们解释什么是脱口秀,脱口秀和相声有什么区别。这两年,他发现没有人再问这样的问题,“我觉得这就是我们做成了一些事情”。

  12月15日,脱口秀演员庞博、呼兰、Rock将再度登上上汽·上海文化广场舞台带来一场脱口秀表演。其他笑果脱口秀的演员也计划在未来一一登上大剧场舞台。李诞说:“我有个梦想,把脱口秀做成上海城市文化名片。上海对脱口秀这个新生事物持包容和支持的态度,让我对脱口秀在上海的发展充满信心。希望脱口秀能成为上海文化市场增量,成为上海的文化亮点。”

  看完《李诞和他的朋友们》,观众李然对脱口秀进大剧场的怀疑打消了。“演员们状态都很好,现场互动很频繁,就算坐得远,还是能感受到现场的气氛。”不过,他担心线下脱口秀的火爆“昙花一现”,“脱口秀舞台能不能涌现更多的明星、生产出源源不断的优质内容是关键。观众不会为重复内容买单。”

  虽然在大剧场看脱口秀,丁臻滢却并不觉得舞台“空”,因为“最重要的还是内容”。不过,她已经在思考可以给大舞台上的脱口秀加点什么了。“也许可以把脱口秀和歌舞表演融合在一起。希望有一天能有机会参加这样的跨界尝试,探索新的表演形式。”

  导演、演员徐峥则看到了脱口秀对当下文艺创作带来的巨大刺激。他说:“我觉得脱口秀之所以受欢迎,主要是它的变化性,它需要不断地结合当下、结合现实来翻新创作,与观众互动交流也非常多。我相信这种创作方式会给舞台带来更多想象空间。”

 

更多精彩内容,请点击进入文化产业频道>>>>>

(责任编辑: 李江涛 )

相关热词搜索:非遗“三展”走进晋阳里 王院长通脉整骨国医堂就成立青少年脊柱矫正中 走近文人画,走进中国艺术的精神空间 文艺星开讲丨如何走进“装台人生”?张嘉益、

上一篇:数字文化产业将迎高质量发展期
下一篇:知识产权保护是激励数字经济持续创新关键

友情链接: 新华网 中央纪委监察部 央视网 中国政府网 半月谈 中国经济网 凤凰网 法制日报 人民网 中国网 中青网 光明网 中新网